以乐“化”人 寓教于“乐”

2022-06-21 08:59: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唐劭]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唐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音乐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育人功能,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优势,容易实现“音乐”和“思政”融合渗透。而课程思政正是音乐院校培养德艺双馨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办好音乐思政课,要将育才和育德、培德和养艺统一起来,以乐“化”人、寓教于“乐”。

办好音乐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高等院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校不是“象牙塔”,也不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而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要遵循艺术教育发展规律,把理论学习和艺术审美相融合,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大家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结合起来,让思政理论入脑入心,大力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办好音乐思政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传道”。要有坚定信仰。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信仰。在此基础上,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的规律相结合,增强思政课对艺术类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打造沉浸式的互动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力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高层次艺术人才。要有深厚情怀。不断探索“思政+音乐”融合贯通新途径,发挥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和信任。在严爱相济、润己泽人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要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力践报国之行,激发学生从国家发展、时代需要的维度去进行艺术创作。要有创新思维。打造音乐厅里的思政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时代重任。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聚焦现实。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学习的动力,在艺术实践中磨炼人品、锻造艺品,成为国家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办好音乐思政课,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没有纯粹的、不来源于实践的知识理论,也没有缺乏价值引领、不需要理论指导的实践锻炼。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思政课本知识才能真正讲深讲透,学生才会真正入脑入心。要引导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参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奉献社会。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本文系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钢琴类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评价标准研究》HNKCSZ- 2020 -0587阶段性成果]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