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蛊不是“免罚牌”,食品安全底线不容挑战

2021-11-30 09:14:5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毕明娜]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毕明娜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有几十家店铺将零食包装成恶搞礼物。如,疑似“计生用品”的盒子,里面装的竟是一种“恶搞糖果”。这些零食的售价在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大部分是以“礼盒装”形式售卖,美其名曰“整蛊、恶搞”,一些商家还“贴心”地备注上“保密发货”。(北京青年报)

“姨妈巾棉花糖”“恶搞糖果” “老婆乖乖丸”“老公温顺颗粒”.....如今,恶搞零食占据着许多网红零食店货架的C位,成为新一代网红零食之一。相比其他,带有“恶搞”字样的零食似乎更有市场、更为畅销。

消费者在追逐网红食品时,关注点多为跟风种草。往往忽视了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及生产地址等信息,将安全抛之脑后,这也是网红产品屡屡翻车原因之一。同样,恶搞零食的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经调查,恶搞零食大多为三无产品,并未注明生产信息,往往为仓库发货代生产,生产厂家下落不明,安全成谜。

恶搞零食,拿着整蛊当“免罚牌”,无下限的博眼球、赚流量,传播低俗内容,有违公序良俗。《广告法》已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产品不得违背社会良好风尚。”恶搞零食其低俗、露骨的外观和包装,已违反相关法律。另一方面,随着短视频的盛行,触网年龄的降低,很难保证儿童不接触此类食品,众多家长表示担心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其实,恶搞零食能够C位出道,在市场上广为传播,不过是藏在了恶搞、整蛊之下,无视食品安全,没有底线的传播低俗、露骨内容,博眼球、赚流量,追名逐利。所以,遏制恶搞零食的野蛮生长,还需联合发力,多措并举,守住食品底线。

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管食品安全,加大审查力度、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免罚牌”失灵, 该罚则罚。宣传部门要加大对恶搞零食的曝光,呼吁号召大众集中抵制,守住食品底线。消费者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增加辨别能力,对恶搞食品说不,为守住食品底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