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湘鄂赣抱团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2021-10-09 08:20:5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向鹏] [责编:刘茜]
字体:【

向鹏

在今年9月召开的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湘鄂赣三省进一步明确将合作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基于此,三省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共享科教资源、强化创新引领,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快优势产业合作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深化科技协同,形成地域“金三角”

湘鄂赣三省审议通过的《深化协同发展 加快绿色崛起——长江中游三省战略合作总体构想》,一改此前三省主要集中在交通、旅游等领域合作的局面,提出把抱团合作延伸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作为三省协同发展的“起跳板”和“压舱石”,应担负起进一步激发区域创新活力的重任。

一是发挥长沙、武汉、南昌等重要中心城市和长株潭、武汉东湖、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依托湖南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标志性创新成果,湖北“光芯屏端网”、光谷科创大走廊等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江西有色产业、航空产业、触控屏优势力量,推动武汉、长株潭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二是以构建长江中游科技创新共同体为目标,支持湘鄂赣开展跨省科研协作,支持三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围绕重点产业构建“三核多链”区域协同创新布局,高水平建设中国光谷、中国“V”谷、中国稀金谷,推进以大健康、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为纽带的“三走廊”构建,进一步抱团提升“中三角”科技创新力量,携手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深化高校联盟,形成科教“金三角”

湘鄂赣共有三百余所高校,科教资源各有特色,加快三省高校人才联合培养、科技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一是促进人才的流动与共育。通过名师资源共享、互认学分、统一人才评价标准等手段和方法,促进三省高校间人才健康有序流动,共建技术力量雄厚、服务功能完善并可共享共用的科技人才库、专家库;二是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校联盟,在重要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建立长江中游高校联合实验室,共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成果池、专利池;三是完善三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功能,推动区域内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等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共建区域性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实现技术、仪器、人才等各类技术创新资源共享。

深化融通创新,打造转化“金三角”

湘鄂赣三省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需要进一步“差异互补、趋近趋同”,以加速推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

在宏观层面,应对科技成果异地转化给予差异化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推动区域内科技成果供给与重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一是推进区域创新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互认制度,设置区域内科技创新券通兑,方便企业异地购买科技服务;二是以湘鄂赣三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示范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以技术交叉许可、技术支持标准建设、专利池构建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池,推动建设技术成果需求库,形成技术市场交易集散地。

在微观层面,应积极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设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队伍、构建合理科技金融体系,优化整合“政产学研金服”各要素。一是在湘鄂赣推动双创活动“共办”、双创载体“共建”、双创孵化“共推”,通过大学科技园、企业联盟等拓宽成果转化渠道;二是用择优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激励方式,引领区域内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做好成果的筛选、梳理、推送、对接等基础性工作;三是建设一批中试熟化基地,推广技术成熟度评价,促进科技成果规模化应用;四是探索推进政府引导的科创基金在湘鄂赣范围内互投,联合设立创投基金、中试基金、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风投资金等,通过建立跨省联合授信机制推动信贷资源流动,以天使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等多种形式为高校和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五是探索区域内成果转化与科研评价一体化机制,对三省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突出的高校、企业或中介机构实施多元化奖励。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