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需求 办好应用型大学

2021-04-10 10:23: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何清湖] [责编:刘茜]
字体:【

何清湖

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闽江学院考察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维度阐述了当代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对教育事业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教育强国,科教兴国。国家强盛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与创新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好的教育方能培养人才。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我国的大学建设在近二十余年有了“沧桑巨变”,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等方式使大学的基础建设以及办学规模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很多城市通过统一布局建设了大学城,使优秀的教育资源群集,培养了数量大且类型丰富的人才。

——适应社会的应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占少部分,而应用型人才是主体。大学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让求真务实成为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紧扣社会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应用的建设者。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尊重职业的多样性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从而能适应社会应用,胜任各种工作。由于社会的发展是迅速的、多元的,大学生要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方能举一反三,跟上社会快速、多元发展的脚步。

——不求最大,但求最优,符合社会的需要。在提到专业建设时,总书记说:“不求最大,但求最优,符合社会的需要”。这种教育理念对当代大学的专业建设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大学的专业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社会需要、越精越好。专业太多会分散教育资源,反而办不好自己的优势专业。每个学校都要找到自己合理、清晰的定位,立足于学校实情,办好优势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重视品德培养。总书记强调要把品德摆在教育的首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师不仅要教方法、授知识、指道路,更要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人和做事同样重要,都需要学习。要重视文化的熏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合。大学生不仅要学专业,还要学做人,学历史和党史,使“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大学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大学要注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历史性贡献。

(作者系湖南医药学院院长、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