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要用好革命文物“活教材”

2021-04-02 10:18:1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安进秋]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安进秋

革命文物是党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材。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就要充分发挥革命文物教育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并挖掘背后的党史故事,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精心打造党史党性教育基地,组织开展“革命故事展演”活动,策划推介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以史为鉴、以史育人、以史铸魂,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提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精气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一处处革命旧址,一座座纪念馆,红色文化展馆陈列的一件件看似普通的文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革命文物记录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优良传统和奋斗历程,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跨越历史时空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他们中,有在抗日战场上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有隐姓埋名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他们不求任何回报,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着那份初心和使命默默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应充分利用革命文物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在学习党史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牢固树立看齐意识,把先辈先烈的奋斗历程当作一面检视自我的镜子,时常对照镜子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让革命文物带着红色精神穿越时空,让革命精神代代流传。一件打满补丁的旧睡衣,反映出领袖朴实、节俭的崇高风范;一根用过的扁担,展现了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精神;嘉兴的红船,记录着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延安的窑洞,彰显着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革命文物往往蕴含着可贵的奋斗精神和珍贵的历史价值,不仅是我国文物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的重要载体。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途中,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从革命文物的生动教材中汲取开拓向前的勇气和力量,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革命文物是鲜活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动人的红色故事。对于红色文化的弘扬和继承,是我们对历史、对先驱们的一种铭记,无论走到哪里,有些东西会一直刻在血肉之中。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好红色基因,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近年来,多地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巧借科技手段、创新表现形式、规范红色培训等举措,让革命文物“说话”,让历史资料“发声”,在形式多样的红色基因传承中,让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等散发出新的时代光芒。“十四五”期间,用革命文物资源服务好党史学习教育,在告慰革命先烈的同时,谱写新征程中全新的篇章,让红色文物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我们应自觉认清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干事创业的精神之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革命文物工作在见证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上的重要作用,增强“四个自信”,关键要勇于担当作为。要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统筹做好保护、管理、运用各项工作,在创新传承中获得思想的启迪、智慧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本领的增强,在时代巨变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发扬和传承这种精神和品质,牢记来时路、让脊梁更加挺拔,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直面挑战、勇于担当、摒弃私心,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在难题面前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真正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实际成,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