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障碍设施真正实现无“障碍”

2020-11-18 09:24:1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英​] [责编:潘华]
字体:【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评论员 张英

无障碍设施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尺,《湖南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长沙市近年来陆续增设无障碍设施,这些设施到底现状如何,是否达到了预计的效果?连日来,三湘都市报记者在长沙街头各地段体验“无障碍”通行,发现人行道上设立的盲道不少都“形同虚设”,被占用情况较为普遍。(详见三湘都市报11月12日至18日相关报道)

无障碍设施是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弱病残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充分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地方,已经建好的无障碍设施并未发挥应有作用,有的甚至变成了“路障”。比如,一些地方的盲道都是断头路、Z形路、陷阱路,或者被车辆、摊贩等占用;一些窗口单位的无障碍设施损坏后得不到及时修复,长时间地“暂时关闭”……这样的无障碍设施不仅没能给残疾人提供方便,反而给残疾人添了堵。

在这次采访中,本报记者就发现,有些路段,一段长200米的盲道,有10处障碍点;而有的地方,石墩“拦路”,婴儿车、轮椅都得抬着过……这些无疑都给有特殊需求的出行市民带来极大不便。就拿盲道来说,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731万视力残疾人士,在长沙市残联登记的视力残疾者就有19255人,这个弱势群体的出行,显然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大民生问题,但放眼全国,盲道存在的各式各样问题,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成了城市交通安全新隐患,可以说,盲道已成为城市治理的“盲点”。

在建筑物和公共场所设置无障碍设施,是特殊群体拥有的权益,也能体现他们是否真正和谐地融入社会、被社会真正尊重和接纳。而之所以目前无障碍设施出现这些问题,究其根源,一是涉及城市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往往问题经媒体报道后,职能部门才行动起来;二是既有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好,缺乏威慑力。比如,《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大部分内容并不带有强制性,并且公共建筑与城市道路投入使用前的验收环节,也普遍缺少针对无障碍建设的验收考察。

要想让无障碍设施真正实现无“障碍”,既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每一个环节抓起,真正把无障碍设施建设得“畅通无阻”;也需要配备专业人员,或招募志愿者对无障碍设施进行不定期地巡检,及时修复破损的无障碍设施,使其保持完好状态。无障碍设施属于公共品,政府公共职能部门应该秉持对残疾人群体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人为本,以人性化为出发点来建设和管理。当然,全社会也需要共同营造关心爱护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浓厚氛围,引导公众爱护无障碍设施,降低或消除损坏、占用无障碍设施的行为和现象。

对残障人士的暖心守护,应体现在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让无障碍设施真正给特殊人群提供便利,让城市更温暖,这才是无障碍设施设计的初衷和目的。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