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改造老街区让城市更有魅力

2020-11-17 23:19: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堂吉伟德​]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堂吉伟德

据了解,汕头现有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11个,全面展现了汕头文化的特色和魅力,此外,还采用“分片实施,重点示范”的策略,分步以老旧街区为修复单元,循序渐进开展活化利用。还原“原汁原味”的百年商埠历史风貌,打响“活力街区”的城市历史文化品牌。(11月16日《南方都市报》)

除了大量作为记录、宣传与陈列的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还以修复老街区进行活化利用,让看似陈旧破落的老街区焕发出生机,成为具有浓厚地方文化和历史风貌的载体。自然,有了特色文化和传统底蕴的加持,一个城市就具备了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吸附力和巨大的感召力,自然也就有了无穷的魅力,有了成为闻名内外的资本和资源。

每一个地方都有别于其他的独特优势,最突出的表现在地方文化上的差异。文化传承的不同,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上也具备特质。城市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城市中的每幢建筑都有历史的沿袭和成因,记载着或大或小的故事,正是无数不同的建筑风格、街道布局,形成了城市的整体风貌,成为传统文化和城市历史最好的见证与记载。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当下,城市老旧街区作为文物古迹,已变得越来越珍贵,如何保护与利用老旧街区,是经营和管理城市过程无以回避的挑战。

一直以来,众多地方主官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步入了一个误区,热衷于搞拆旧建新的推倒重来,于是旧改变成了新建,老城区、老街区、老建筑在推土机下,都变成了一堆废墟。在此基础上,整齐划一、风格相似的新城拔地而起,城市的建筑越建越高、马路也越来越宽敞、绿化的价格越来越昂贵,同质化的建设造成了“千城一貌”,每个城市都高度的相似而无以体现差异性,在甲城市与在乙城市漫步,感觉不到新鲜感和新奇度,一个城市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城市的魅力也会不断消退。

1992年7月1日,矗立八十多年的济南标志性建筑——具有典型日耳曼风格,可与近代欧洲火车站媲美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20多年过去了,复建老火车站的呼声多次响起,也引发了公众的激烈讨论。除了复建的必要性与正当性需要反复论证外,国内大量“拆了真古董,大造假文物”的现象,再次触动了公众内心的痛点。极为讽刺的是,一些地方把不可复制和移动的旧古迹给拆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复制性重建。正如相关专家所言,古建筑或重要的文物古迹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包含着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历史价值是最基础的部分,需要通过长期的时间去积淀和积累。真实性固非具有唯一性,却是体现其独特魅力的关键要素。一座老城、一条旧街,和一条复制的赝品在价值上无以相提并论,对人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特色化在于人无有我,人有我优。无论是基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教训来看,城市建设过程中都必须走出大拆大建、拆旧建新的误区,走保护式开发的新路子。这方面有的地方有了惨痛的教训,也有的地方造保护旧城而大受裨益。现在很多历史文化名城,或具有传统文化的古城,成了全国闻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老街区、老建筑、老面貌,也成了无数旅客的向往之地。这些地方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些城市从一开始就坚持了“保护式开发”,通过以修复为基础进行活化利用,让城市的文化得以延续和推广,也由此打响和扮靓了城市文化品牌。

千城一面、万屋同貌主要还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使然,也是城市经营、建设、管理和规划出现了偏差的结果。而要预防和避免历史保护中的高度同质化倾向,沿袭和重塑城市文化,离不开正反两面的例证作为参照。汕头通过活化改造老街区打响城市品牌,走出了自身的特色之路,也为城市的建设、管理者们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更为公众带来了重塑千年古城,沿袭和发扬传统城市文化的信心。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