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器材只有走近大众才能“救人一命”

2020-11-11 18:02: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蒋霄汉] [责编:周泽中]
字体:【

蒋霄汉

近日据媒体报道,2022年年底,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实现自动体外除颤仪(以下简称AED)全覆盖,今年年底将完成7条线路104座车站的配置。紧接着问题来了,“救命神器”到位了,你真的会用吗?(11月11日 《北京青年报》)

就在今年的9月25日,北京地铁13号线霍营站内,一名45岁男乘客在扶梯处突然昏倒。尽管现场有热心乘客为其进行心肺复苏,但依旧回天乏术。类似的猝死事件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地铁站这样的公共场合了,而这样的悲剧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昏迷者周围没有相关医疗救助设备。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南京,2019年,南京曾发生多起行人在公共场合突发性昏迷的事件,而AED屡立奇功,成功地将许多昏迷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AED作为一种专业医疗急救器材,因操作简单而广受欢迎,被广大网友称为“救命神器”。正因如此,在猝死等意外事件频发的当下,为了让更多的人得以幸免于难,诸如AED之类的急救器材亟需得到广泛普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急救设备的普及首先体现在数量上。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AED设备覆盖率差异性较大,部分城市诸如南京、深圳、合肥等已经实现了车站内AED全覆盖。2019年,南京市红十字会承接AED项目,将在2020年在各公共场所布置共1000台AED。然而,一些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AED覆盖率却明显低于其他城市。目前,北京市404个车站中,仅有33个配备有AED,覆盖率只有8%,其原因与车站数量多以及AED设备价格不菲有一定关系。目前我国大多轨道交通所配备的AED是由红十字会和个别企业自发捐助,这种模式在中小规模的城市已经足够,但在大型城市中则明显供不应求。

针对AED覆盖率不足的问题,北京近日宣布2022年底将实现AED在京全轨道交通车站全覆盖的消息无疑是一大突破。北京市交通委不再单纯地等待红十字会和企业的捐赠,而是积极与卫健委对接合作,通过政府招标的方式快速配备,这给我国其他大型城市作出了表率。此外,如何合理地分配AED设备也是各地政府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数量的增多不是最终的目的,急救器材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让广大群众都可以随时接触并使用它。

然而,数量上的保证并不等同于能成功救治的保证。事实上,我国许多公民甚至都不知道AED为何物,更不用提使用AED来救治伤员了。尽管因为操作简单而被冠以“傻瓜电击器”的名号,但广大民众终究极少接触此类器材,且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教育。作为同样是操作简单的应急设施,灭火器相较于AED来说更为公众熟知,覆盖率也更广,但根据今年广东省的调查数据显示,41%的受访者不会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器材。倘若有了设备却不会用,那么哪怕AED遍布大街小巷,也依然无法减少当众猝死的发生。

因此,让急救器材走近群众,不仅在于增多数量,同时还需要让群众了解如何使用。为此,各地宣传单位应当积极开展急救相关知识讲座和科普活动,让此类课程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娃娃抓起。同时,急救常识可以作为一种考核项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试及公众职业资格考试中,以此全面提升国民对急救常识和相关设备使用的熟悉度。此外,新媒体技术也可以运用在科普中,例如在AED设备上设置二维码,使用者用手机扫码后可以观看简要的使用方法演示等等。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逝在公众们的视野中,急救问题深深地刺痛着人们的心弦,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对于急救器材的普及工作存在的漏洞。急救器材应该成为伤员的救命稻草,而不是分散在各个角落的摆设装饰。让急救设备真正“救人一命”,需要各地政府、宣传部门以及民众予以重视并配合努力。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