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湖南智慧和力量

2020-10-18 13:59:0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傅建平] [责编:刘茜]
字体:【

傅建平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为了解决粮食短缺的历史难题,始终重视粮食生产,采取措施,用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创造世界粮食史上的奇迹。这中间,湖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作出了主要贡献,稻谷产量多年为全国之冠。如何做好新时代湖南粮食安全工作,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湖南智慧和力量,我们应扛起责任。

一、为什么要重视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也是时代发展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中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农业。粮食安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和精准脱贫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事关如何确保后疫情时代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全面推进,对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非常重要。针对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打压的复杂局势,加上疫情背景下各国粮食生产均大受影响,国际粮食流通呈大幅萎缩趋势,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只能靠自己解决。

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全球灾害不断,始于东非的蝗虫、持续的非洲猪瘟、不间断的干旱洪涝灾害等,已对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粮食生产造成重大威胁,导致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剧烈动荡,粮食安全保障面临诸多现实隐患,给我们再次敲响粮食安全的警钟。我们决不能让曾经遭受过粮食灾难的历史重演。

粮食供求浪费矛盾突出。尽管粮食生产增产增收消息不断,但粮食产品结构不合理且优质优价不突出,存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聚餐讲排场等畸形消费观念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有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大学生每年倒掉的食物可养活1000万人。如何加强对粮食安全教育的正确引导,建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是摆在当前的重要课题。

二、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坚持深化对粮食安全从“生产-供应-消费”各环节的深刻认识,并进行科学化治理,构筑粮食安全的坚固长城。

强化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面对全球多重困难叠加的复杂形势,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粮食安全。以沉甸甸的家国担当扛起粮食安全的重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农村绝对贫困,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其中“不愁吃”是首要指标。今年我国确保谷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多灾之年粮食和农业能获得丰收,是多方力量同向发力的结果。我们必须把“粮食丰收”这一成果作为一种追求的常态,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深化粮食安全教育。在积极贯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三全育人”机制和模式中,对大中小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与身边实践活动挂钩,铭记苦难中国历史,加强对湖南粮仓历史地位的认识,强化他们对粮食安全从“生产-供应-消费”链条全过程的思想认识和深刻理解,从而化为他们的自觉实践认同。从娃娃抓起,从思想源头上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弘扬全民节约好时尚。

构筑粮食安全治理机制。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制定和试行《反浪费法》,制定消费行业的行为准则,倡导用法治的手段规范和约束浪费行为。要加速提升湖南粮食的竞争优势,积极打造湖南粮食的战略品牌,形成科学完整的战略产业链,确保形成湖南粮食安全的长期科学有效机制,让全国人民吃得饱,还得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这样的全面小康才有基础。让湖南粮食走出中国,面向世界,成为消费者争先抢购的首选,实现粮食安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突破。

做好粮食安全的长期工作任重而道远。既要有治理层面的顶层设计,也要有行业的规范与约束,更需要三湘儿女的共同努力。有着粮食生产优越条件的湖南,必须以强烈的政治担当为14亿国人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粮油产品,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湖南贡献,提供湖南智慧和力量,不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城市学院基地研究员,本文为湖南省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厚植爱国主义研究(HNKCSZ-2020-0503”成果)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10月18日04版)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