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私法文明

2020-10-10 08:34:0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许中缘 禹航] [责编:欧小雷]
字体:【

许中缘 禹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它体现着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私法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民有私约如律令”,反映契约自由已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以来私法文明的总结与集成,标志着我国开启了私法文明的新篇章。

私法文明是优秀民族精神的延续传承

私法文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法典确立私法自治、自由平等、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宣传自治、强调自由、尊重权利的私法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也为我国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和谐发展的中国文化注入动力。

私法文明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家训的体现。重视家庭建设,培育涵养良好家风是私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确立了平等、友爱、进步、和谐的家庭文明理念,要求议家教、立家训、讲家事、扬家风、传家礼,要求在家庭教育中正视父母养育之恩、夫妻结发之义、儿女骨肉之情,摆脱“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悖论,不仅管好自己不出事,还要管好家人不添乱,让良好家风家教代代相传,在家庭文明中传播私法文明。

私法文明是中华民族明礼诚信美德的表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文明不仅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标准,也是民法典明确的市场经济和私法规制的基础。作假卖假、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等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精神。正所谓“易得无价宝,难得诚信心”,诚信做人,以德立身,言行合一,是推动私法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

私法文明是尊重个人权利的法律表达

私法文明是一种尊重个体的文明。个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形成尊重个体权利的文化,才能实现社会发展与进步。民法典确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等个体作为民法调整的基本主体。尽管大河无水小河干,但小河无水大河也难以满,我们主张先集体而后个人无疑是正确的,但也只有当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发生冲突时,个人权利才应该服从集体权利。

私法文明是一种权利文明。私法文明注重私人信息、私人隐私的保护。民法典尊重与保护私人的人身权与财产权,确定了债权、物权、身份权、人格权、继承权等基本的民事权利制度以及民事责任制度,强调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当然,私法文明绝不是宣传自私自利,相反它主张个人权利的行使不得侵害他人自由。

私法文明是一种限制公权力的文明。不受限制的公权力,将拉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时代的法治底线。民法典通过对平等主体的调整,培植了限制公权力滥用的私权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只有私权利得以尊重,公权力才会得以有效限制。

私法文明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

私法文明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要求。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民法典通过确定典型契约以及非典型的交易模式,为不同交易观念、行为方式提供了合作的基础性规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私法文明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法治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果说,公法抑制是消除行政机关权力的任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而私法则进一步促进了人的自由解放与社会发展。民法典所确定的公平、自由、平等等基本原则以及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责任等规范的最终目的,在于规则得以遵循,权利得以尊重,自由得以保障。因此,民法典实施可以更好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私法文明是社会自治的重要保障。民法典弘扬“人人都是治理人,人人都有责任心”的理念,与“吃自己饭、流自己汗、自己事情自己干”的私法文明主张异曲同工。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要引导人民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私法文明从来不只是某个时代的产物,尽管不同时代的私法文明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作为一种法治的、自治的以及诚信的权利和观念状态,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社会进步和文化衍生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民法典作为私法权利宪章,也是私法文明的主要载体。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法学院)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