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容错机制沦为“摆设”

2020-08-05 09:43:4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鸣镝] [责编:印奕帆]
字体:【

王鸣镝

近年来,容错机制在基层屡屡被提及,其运行状况如何?一些干部认为,容错机制出发点很好,但多数政策成了墙上画大饼,能看不能“吃”。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容错机制是对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基层干部最大的鼓励与支持。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一旦真出了问题,“容错”就会变成“纠错”,甚至是“问责”,成为了基层干部说不出的痛。

世上没有百分之百完美,也没有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事,想要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域,就得大胆尝试,勇于突破,出错在所难免。而在错误中不断修正,从而寻找到正确的出路,本就是解决问题、寻求出路的必经路径。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倒计时的关键阶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形势逼人。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更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摊”。特别是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诸如种植业、畜牧业等扶贫方式,本就存在天气、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困扰。如果因为怕担责、怕出事就不想干、不敢干,显然就不可能夺取真正的胜利。所以,发扬“奋斗精神”是成事之基,而建立容错机制免除后顾之忧,才能真正让能干事的人,敢干事、干成事。

好制度关键在于执行。如何让“容错机制”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加油站”?才是摆在各级党员干部面前的“思考题”。首先,补齐制度短板,出台容错机制配套的管理体系,明确容错的标准、范围,制定好容错机制的实施细则,划定好底线与红线是基础。其次,分清是非主观错误“失误”还是明知故犯的“错误”,对失误者容忍与包容,及时纠正予以整改;对错误者查明原因,给予问责与追责,才是容错机制的关键。最后,抓住“关键少数”,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与使命者,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才能真正让党员干部放下“包袱”,甩手干、大胆干、放心干。

当然,“容错机制”不是“纵容错误”,容的是“错”而不是“罪”,是对创新偏差的容让与纠正,更是对实干者的鼓励与包容。面对脱贫攻坚的“收官战”和疫情防控的“加试题”,就更需要用活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建立起“鼓励大胆探索者,宽容改革失误者,鞭策改革滞后者”的良好干事氛围,才能让真正的改革创新者放手闯、大胆干,干出实效,闯出未来。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