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为选择考古专业的小钟同学鼓鼓掌

2020-08-04 09:05:3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英] [责编:印奕帆]
字体:【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引发关注。8月2日,北京大学官方微博发文:“欢迎钟同学报考北京大学,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但小钟的这一决定,却让一些网友觉得不太能够理解,觉得考古没“钱”途。(8月2日 新京报)

网友的思维不难理解:一个留守女孩,好不容易考上了国内顶尖学府,却选了一个冷门专业,这以后的“钱”途令人担忧。虽说网友们是从现实的角度替小钟同学捏了把汗,但何尝不能看出这正是“横行”社会多年的一种思考和选择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以功利为出发点进行考量”。

在这种考量之下,我们看到,专业被其市场价值区分为“热门”与“冷门”,而它们的市场价值又指导着人们是否决定报考。一旦有人报考“冷门”专业,则会有众多人表示出不理解,这种不自觉形成的思维,归根到底,还是源于单一的“成功学”理念,即啥都要有“变现能力”,能变现的,就是对的和好的选择,变现力差的或不能变现的,那就是错的和差的选择。小钟同学选择的专业,恰好因为众人认为其“变现”力差,从而处在了“专业鄙视链”的末端。

其实“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之分,在很大程度上由市场和就业需求决定,一旦某个行业在时下的发展中变得热门,自然就会催生相应的热门专业,比如曾经的石油煤炭传统能源专业,当年就非常热门。但市场需求与行业变化往往也是非常快的,你在报考时还火爆的专业,很可能四年后就变“冷”了。另外,那些“逐热门专业而报考”的人,内心或许并不热爱这个专业,却为了“钱”途而不得不煎熬四年,仔细想想,这难道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大学生涯吗?

读书是否有功利的成分?不可否认,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从古到今,读书是为了拼一个好前程,这本身就是功利的成分。但功利之外,有没有初心?也有。在“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背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初心。小钟同学也给我们呈现出了她的初心,这个初心就是自己的兴趣、志向,以及对自己未来的理解和追求。

追求“变现”的功利思维无可厚非,但读书“只为了变现”却过于功利,凡事过犹不及,因为它与“读书无用论”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这些年,“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尤其在农村,不少农村的孩子因为升学无望,或是觉得不可能考上好大学,因此一些家长和孩子本人都觉得“读书无用”,不如早些出去打工,究其本质,就是“只为了变现”的过度功利意识在作祟。

小钟同学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她的偶像是倾其一生守护敦煌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近日,樊锦诗和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给即将迎来大学生活的小钟同学送去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表达了对她的祝福和希望。这种梦想的薪火传递,正是对初心的肯定和赞许。

在初心被逐渐遗失的当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小钟同学鼓鼓掌呢?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评论员 张英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