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之风滋润美丽乡村

2020-06-16 22:48:3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鱼予] [责编:夏博]
字体:【

鱼予

农家书屋书香满溢、文化舞台热闹非凡、垃圾分类进村入户……日前,中宣部启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来自田间地头的鲜活场景,不仅让广大读者看到了越来越美的乡村人居环境,更感受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文明乡风,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因素,也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是一道关乎发展的时代命题。

文明乡风建设,群众是主体。乡村“治理有效”,需要充分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为主要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有效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才能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从而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移风易俗殊为不易,既无法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文明新风建设过程中,必须针对重点突出的问题,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提高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乡规民约,提高农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同时,围绕群众求知求技、求富求乐、求医求安、求公平公正等期盼,用好各种传统文化资源,着力塑造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进而形成良好的村风民俗,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广大党员干部应躬身践行,从自己做起,动员亲朋好友,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先倡者。对于农民群众关心的各类问题,要搞清楚、讲明白,用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群众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乡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好风尚。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面子”美,又要“里子”实。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致富路上才更有奔头。弘扬移风易俗好风尚,筑牢乡村文化供给端,就能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