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经济不能全指望“报复性消费”

2020-03-25 08:11:3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天放] [责编:欧小雷]
字体:【

刘天放

眼下,一些匪夷所思的消费现象正出现于公众视野:有人一次下单77杯奶茶,有人点了一本菜单的外卖,有人一口气买了50支口红。

诸如此类的“报复性消费”,绝非凭空杜撰,更不是谣传。据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调查,45.7%的受访对象计划疫情后约饭,他们不是不停地在网上买买买(13.1%);就是憋着等疫情结束,大买特买一波(28.4%)。调查显示,待疫情结束后,预计有近九成居民出现补偿性消费。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随后,多种方式促进消费的措施不断跟进。南京、济南、宁波先后发消费券刺激消费;江西则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提振文旅消费。众多企业更是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报复性消费。

报复性消费,即所谓“最短的时间花最多的钱”,疫情使人们憋了很久,消费欲望急需释放。但正像有网友所言:“我也想报复性消费,钱包不允许呀,我现在只想报复性挣钱”“有钱的随时报复,没钱的等着被报复”。显然,有些行业可以报复性消费,有些行业却不行,就算一天可以吃六顿饭,一个月能理六次发吗?

报复性消费属于短期消费的反弹,而消费通常是指长期稳定的行为。对于更多人来说,消费是按照收入进行的,因此,无论在何种状况下,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才是恢复消费信心,提升消费欲望的根本。报复性消费确实出现一些苗头,但只有更多的藏富于民,才能做到持久。

消费需要刺激,但短期的释放仅是表象,中长期消费还要靠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支撑。如果想让消费拉动经济,还需要加快复产复工进程,在提高劳动者就业和收入上再发力,如此人们才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也才敢放开消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相关专题:真金白银支持 政策“干货”落地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