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五大优势实现教育战疫化危为机

2020-03-10 09:15:5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小球 蒋志平] [责编:欧小雷]
字体:【

李小球 蒋志平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形成了巨大冲击。疫情应对中,教育如何借助自身优势化危为机呢?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优势,注重以制度建设防控疫情。这次疫情阻击战是对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这场大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再一次得到充分体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高效的社会动员优势、应急举措坚决果断的优势等都得到充分发挥。如我省教育系统坚持以制度带动疫情防控,第一时间启用了全省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信息上报系统,制定了覆盖幼儿园、小学、中学(含职业高中)和高等学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部署校园防控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防控效果。同时针对此次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强化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建设,为将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疫情防控奠定制度基础。

二、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优势,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如何挖掘好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的一大批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并充分应用好这些凸显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生动、最鲜活、最感人教材,是教育系统应当深入研究思考的重大课题。一是推动抗疫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进头脑。弘扬抗疫精神中蕴涵的传统美德、爱国奉献、家国情怀、民族精神,推动抗疫精神实现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书内书外的有效覆盖,从而在青少年脑海中扎根,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二是讲好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线上为主,积极引导师生通过“读”“写”“拍”“画”“创”等形式,进行网络创作,扎实开展校园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典型人物、典型案例、典型经验讲好抗疫故事,弘扬时代精神。三是大力开展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理论研究,教育智库机构、高等院校要大力挖掘、高度凝练、深度解读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增强“四个自信”。

三、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平台优势,维护疫情期间的教育公平。因为疫情各类学校都延期开学后,学生如何学习成为了全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教育信息化为疫情期间学生学习提供了选择途径,各地教育部门纷纷通过网络教学等手段以期达到中小学校“停课不停学”的目的,而由此带来的新的教育公平问题又让百姓担忧和焦虑。一是保障疫区学生升学公平。疫区学生受疫情影响,不但无法正常开展学习,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弥补此过程中的效率缺损,但在非常时期无法保障学生的常态学习,而且在生理上、心理上都遭受着极大伤害,特别是疫情中感染学生学习备考势必受到巨大影响。为此,要针对疫区学生和受感染学生的中考、高考做专门研究。二是开展农村学生网络教育。疫情期间,很多学校均开展了网络教育教学,然而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受制于网络技术条件限制,无法正常开展网上学习。建议政府给予远程教育适当财政补贴,完善经济资助体系,同时还要适当向农村倾斜。三是规范网络教育市场。一些企业纷纷转战网上教育。如此大规模的网络教学对传统的教育培训将是一次冲击,也是一次发展机遇,如何规范网络教育市场,成为了当下社会亟待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建议工信、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共同研究制定网络教育教学标准和准入门槛,确保网络教育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四、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为疫情防控注入科技力量。一方面要建立校企医合作机制,推动人工智能企业、高等学校与医院的常态协作机制,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等环节相互密切连接的产业链。另一方面,工信、财政、卫健等部门要加强统筹部署,支持有条件高校加强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加大对人工智能院校、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鼓励高校、企业、医疗机构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政策伦理等进行前瞻布局,助推疫情防控的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五、充分运用好家庭教育阵地优势,弥补学生疫情期间的教育缺失。一要以专兼结合的方式,以家庭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专家队伍和教师为主,同时吸引并整合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基础的志愿者等民间力量从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二要构建覆盖城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疫情期间家庭教育指导网络课程,开通家庭教育服务热线,扩大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对家庭教育的公益宣传力度。三要强化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功能。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城乡社区服务站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普惠性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模式。

(作者单位:湖南省教科院)

相关专题:防控重大疫情,我们在一起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