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富民乡村产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2020-02-17 07:57:4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阿利 曾雄旺] [责编:夏博]
字体:【

李阿利 曾雄旺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21世纪以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关注“三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产业优化升级。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小康的定量指标。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进涉农产业转型升级,对促进贫困农户脱贫及持续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成绩斐然,全部贫困县、贫困村将摘帽出列,已累计建成2000多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但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不充分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存在农业产业集约化效率效益不高、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够、脱贫可持续性有待增强、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当前,湖南需要同时间赛跑,对照“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 的精准脱贫和全面小康行动计划找差距、补短板,着力把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户持续增收工作抓实抓细。

一是发展湖湘特色富民乡村产业,以“特”强农兴农。政府应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农业技术培训和财政补贴等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区域特色农业市场的监管,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比如我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建51个专家服务团,集中586名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专家对贫困县开展科技服务,培训贫困户近100万人次,提高了他们的生产作业技术。发展特色农业需强化科技支撑,应建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融合体,集中优势突破油菜、湘猪、湘橘等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与农产品加工相关联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引进和转化力度。

二是拓展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继续实施“百企千社万户”工程,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分类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注重发挥供销合作社服务现代农业的优势和作用,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产业链长、价值链大、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继续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在创办贫困村电商服务站4200多个、电商扶贫年销售额达150亿元基础上,深化全省电商扶贫特产专区建设,推广“湖南电商扶贫小店”社交销售平台,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按照“县有中心村有站”的模式,完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及村级电商服务体系,拉动消费扶贫,比如步步高集团每月组织开展湖南省特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坚持产业联动和农旅结合。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体现湖湘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比如花垣县十八洞村依托苗族风情发展乡村旅游,每年实现综合收入超过300万元。

三是加大富民乡村产业品牌培育力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根据全省各地资源禀赋条件,打造优质湘米、湘油、湘茶、湘猪、湘鱼等一批“湘”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深度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强化涉农品牌建设,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需要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保证农产品质量,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需要引导企业提高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竞争力,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特、新”农产品。我省培育的安化黑茶、湖南茶油等22个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中,14个来自贫困地区,其中“安化黑茶”综合产值突破220亿元,带动6.7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是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进涉农产业转型升级的优秀代表。

四是完善 “龙农”利益联结机制,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挥“离农业最近、联农民最紧”的先天优势,在优先雇佣当地农村居民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发展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模式,将产业链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收益部分让利给农户、合作社等联结主体,形成由龙头企业牵头、新型经营主体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贫困农民赚租金、得现金、获股金、挣薪金、得年金,“钱袋子鼓起来”。比如潇湘茶业公司在会同县宝田乡建设5000亩有机茶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5万亩茶园,扶持贫困人口6380人;城步南山牧业带动贫困户“赶着奶牛奔脱贫”;温氏集团在永州布局大猪场,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怀化市恒裕竹木公司引领贫困户在深山竹海开起绿色“银行”等等。还要鼓励村支“两委”领办、创办合作社,探索建立“村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者均为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