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封家书,重温见字如面的美好

2020-01-10 08:57:4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英] [责编:邓玉娇]
字体:【

家书是中华文化剪不断的根脉。“千古温情寄尺素”,家书虽只是一方小小的信笺,却承载着思念,寄托着希望,传递着关怀。岁末年初,阖家团圆。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在2020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湖南省文明办联合其他13家部门和单位面向全省发起开展“潇湘家书”活动。无论是生活变化,还是亲情友情诉说,均可以家书的形式展现,届时,各媒体也会刊发、播出其中优秀、感人的家书。(详见本报1月9日A01版)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中国人的心里,“家书”曾经是寄托最真挚情感与最深沉思念的物什,方寸纸间,字字温情。这里面有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如李清照写下的千古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有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如杜甫的“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这些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浓浓情感,经常让读它们的人感同身受。这就是家书的温柔魅力所在。

在以纸笔为媒联系情感的年代,家书所抒发的绝不仅仅是亲人、爱人、友人之间的思念,还有很多的意义在其中:严父教子的良苦用心,如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教其“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规训后代的长远之意,如曾国藩家书,事无巨细,从“不晏起,不夜出”,到“治家”“为人”等等,字字千钧。而为人所道的傅雷家书,则主要是傅雷与其子傅聪探讨音乐艺术、文学创作的记录,这些家书更因傅雷一家在时代悲剧中的命运变幻带有极强的感染力。

说“家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毫不为过,人们最真挚的情感与愿望往往在家书中展露无遗,人与人之间所传递的价值观,也与时代紧密契合。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君子当以稀世高洁立己”的处世之道,也可以看到“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的持家之言。在中国人讲究的“立言立德立身”方面,这些,均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

如今,我们有了更多的联系方式,曾经执笔千言的激情不再,变成了电话中的三言两语;铺笺洒墨的兴趣也不再,变成了微信中的几个表情包。家书,已经遥远得成为了历史。与其说这次的“家书”倡议是一次社会活动,不如说我们想借此让大家静下心来,细细想一想,有多久没有跟家人好好聊天、互露心迹了。这是一个人人都远离故乡的时代,因为交通与通信的便捷,那种望穿秋水的思乡情结也相应减弱了不少,但也正因为通信的便捷,反而让我们不能像书信年代那样享受家书给我们带来的“见字如面、字字情深”。

偶尔改变一下联络方式,给家人写封家书,说说最近的感想,谈谈未来的计划,感恩一下家人的关爱,表达一下对家人的谢意……曾经被我们遗忘了的联络方式,或许能够给我们与亲人之间带来另一种感受,也或许能够让我们拥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让我们来写封家书吧,以纸、以笔,以真情实感。

■三湘都市报评论员 张英


相关专题:潇湘家书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