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平文化 培养时代新人

2019-12-14 09:59:5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夏继春] [责编:刘畅畅]
字体:【

夏继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当代大学生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具备平和心态、爱国情怀、世界胸襟,这使和平文化教育尤显紧要。因此,高校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弘扬和平文化,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和平文化教育为大学生摈弃暴力文化、促进身心自洽提供导引

中国和平文化被誉为东方和平主义,以儒家、墨家和道家思想为理论源头,以“和”为核心范畴,寻求天、地、人三者统一及有机秩序的构建, 彰显浓厚的调和主义精神。和平文化价值观所诠释的人们反战争、求和平、重包容的良好愿望与期盼,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融合。

当前,战争和暴力活动在较大范围的恶化态势,战争和暴力文化借助泛娱乐化消费的泛滥,对人类的和平与安全已然构成巨大威胁。要从思想文化层面消解战争与暴力的威胁,还必须从根源上下大力气整治贩卖战争与暴力文化的电游、动漫影视和图书,还必须在止暴制乱中对青少年错误思想理念进行改造和纠偏。为此,高校要积极推进体现和平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的相融相通,使其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特别是通过和平文化教育阐明暴力文化的表现形式、深层根源及解决方案,引导其走出自我中心观念和精致利己主义的误区,以和平友爱方式尊重他人,友善待人,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用和平文明方式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冲突,形成亲善和睦的人际关系,使个体的内心达致祥和宁静、圆通自洽。

和平文化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资源

和平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三个层面的通融性。如以自由、公平、正义、平等、宽容等为基本要素的和平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和平文化所内蕴和激扬的爱国情怀与爱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的价值准则是一致的。这种通融性为和平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和平文化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开辟了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要借助和平文化珍贵的思想资源,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理性、和谐的大学生爱国观,引导大学生把自身之小我与祖国之大我有机相融、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和升华人生境界。除中国古圣先贤关于和平思想的嘉言懿行外,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具有和平教育意义的资源非常丰厚,各种纪念馆、革命旧址、纪念碑等文化遗产比比皆是。要充分挖掘这些实物形态和平文化的独特价值,给予大学生丰富的精神滋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牢固的内在信念、价值共识并养成自觉行为。

和平文化为培育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和世界精神提供滋养

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中国同其他国家共同致力于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努力之中。但是,在全球化浪潮中,也滋生出大量极端主义与逆全球化思潮。高校须重视用和平文化的滋养来帮助大学生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涵养“襟抱四海”的世界精神。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储藏“协和万邦”和平文化思想的“富矿”。《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为此,应充分发挥中国和平文化的强大价值力量,培育青年一代“环球同此凉热”的责任担当。在和平发展视域下,青年大学生必须认清现行国际关系体系是一个“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全球性合作体系,以更高远的立足点、更浓厚的使命意识、更阔大的全球视野,秉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自觉摒弃孤立主义、自我封闭、逆全球化的保守理念,不断培育有利于中华民族发展的爱国观,成为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崇高使命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湖南工商大学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南工商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