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求助平台岂能利用患者“做生意”

2019-12-12 10:14:5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丁家发]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丁家发

逐个病房发小卡片,医院占地打广告,病友群里推广信息刷屏……近日,某大病求助平台被曝派地推在医院“扫楼”引导患者发起筹款、随意填写金额,引发公众对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乱象的困惑。多位医生、患者家属及捐赠者向记者表示,几大求助平台渗透力度极强的宣传由来已久,为患者带来资金帮助的同时,平台审核依然有改进空间。受到质疑后,该大病求助平台称,将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12月11日《南方都市报》)

毋庸置疑,水滴筹等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的出现,满足了一部分患者的求助需要。而某些大病求助平台在帮助患者筹款的同时,却在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想方设法利用患者来“做生意”牟利。笔者认为,个人大病求助平台的乱象亟待整治和规范,既要防止患者夸大或虚构病情骗取善款,也要防范平台从中谋取不义之财。

现实生活中,家人或亲属一旦患上大病、重病,对经济条件一般或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将面临经济、精神上的双重负担和压力。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出现,甚至有极少数患者因无钱支付医疗费,忍痛放弃救治回家等死。而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仿佛是一根“救命稻草”,让这部分大病患者看到了希望,他们期盼利用大病求助平台获得治病的善款,从而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我国慈善法虽然不允许慈善组织以外的组织进行慈善募捐,但法律并没有禁止个人求助行为,而个人通过求助平台获取治病所需的善款,也是法律允许的。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水滴筹等大病求助平台不是慈善机构,其巨额融资搭建平台,最终目的还是要盈利。平台大量招募并通过考核激励线下推广人员到医院寻找患者,未经核实甚至是“代写”的筹款信息触及患者家庭的社交圈,而捐赠者刚刚见识过身边“因病致贫”之苦,就被平台引流至保险商城——为平台公司带来营收的核心业务。多个平台形成了这样的商业模式闭环,受到资本青睐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目前由于存在监管缺位,大病求助平台乱象不少。如平台对患者身份信息、病情、病历等情况审核把关不严,一些不道德的患者或骗子,通过夸大或虚构病情、伪造病历等方式来骗取善款,治病后多余的巨额善款落入了个人腰包。或者大病求助平台为牟利,从筹集善款中进行大量提留,或通过患者家庭的社交圈,采取威逼利诱等手段,将患者亲朋及捐赠者引流至保险商城,推销相关保险业务而大肆谋取不义之财。如果乱象得不到整治和规范,民众的爱心便会被肆意欺骗,求助平台的“生意”就有可能侵害患者及其亲属等人的合法权益。

笔者认为,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也应受慈善法等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民政、市场监管以及网信等部门应加强对个人大病求助平台的监管,并指导平台制定自律公约,促进其规范行为。一方面,平台要健全审核机制,完善筹款发起人、求助人家庭财产公布标准、后续报销款处理方案及赠与撤回机制,建立与医疗机构的联动机制,实现资金双向流转,强化款项监督使用,防止爱心捐款落入个人腰包及患者家庭“携款而逃”等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平台要敦促工作人员严格自律,严禁利用一些非法手段,从患者及其亲属身上“薅羊毛”。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