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拒绝道歉危害不亚于眼睛被塞纸片

2019-11-15 09:28:51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肖竹] [责编:刘茜]
字体:【

河南省禹州市委宣传部11月14日凌晨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针对磨街乡大涧学校发生的“7岁女童被三男孩多次往眼睛里塞纸片”事件,市政府已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联合调查组,进行全面深入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11月13日,女童的母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塞纸片男孩的爷爷向他们道歉,其他家属尚未露面。

涉事三男孩难道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女童眼睛里被塞进数十张小纸片,几天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三男孩的父母哪怕工作再忙,暂时无法向受害方家长当面道歉,先打个电话深表愧疚总是可以的吧?何况,从女童母亲的表述来看,“其他家属”似乎并非分身无术,而是对自家孩子的欺凌行为不以为然。其中有人把孩子的爷爷推到前台,不过是为了搪塞被送上热搜的舆论而已。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源于中国传统童训读物《三字经》,意思是生养孩子不严加教育,这是父母的过错。用今天的话来讲,由于未成年人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因其欺凌行为造成他人身心损害,首先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法律责任。所以,三男孩的父母迟迟不愿当面道歉,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面子”问题。

校园欺凌之所以呈现低龄化趋势,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大量事实表明,家风不端是其中的重要诱因。从目前看,不少作父母的浮躁轻狂,戾气十足,信奉“强者为王”,好像不知道词典上还有“道歉”二字。天长日久,耳濡目染,他们的孩子无形中继承了人性中这种异化的“基因”,把欺凌同学当作家常便饭。待到祸起萧墙,若其父母不屑于向受害方家长赔礼道歉,由此传递出的信号则更为可怕:死不认错,你奈我何?在很大程度上,如此铁石心肠,对涉事男孩心灵的污染与戕害,更胜于往女童眼睛里塞纸片。

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

正因为如此,女童的母亲忿然于“其他家属至今尚未露面”,不是没有道理的。道歉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也是情商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敢于认错,乐于道歉,就能有效化解矛盾与冲突,并赢得他人的理解与尊敬。

尤为重要的是,家长日常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年幼的孩子染上欺凌同学的恶习,父母为此向受害方家长表示真诚道歉,有助于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就改,有所敬畏,不至于我行我素,肆无忌惮,在错误的路上远走越远,乃至日后滑向人生的岔道。

所以,在对“女孩眼内被塞纸片”一事的调查过程中,不要淡看了三名涉事男孩的父母,向受害方家长当面赔礼道歉这一重要环节。

潇湘晨报评论员肖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