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毕业生扎堆去中学教书,不应成常态

2019-11-04 09:02:0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程振伟] [责编:印奕帆]
字体:【

程振伟

近日,广东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其引进的20名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19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其中13为人清北本硕连读。几乎清一色的清华北大毕业生阵容,让“深圳教师招聘”再次成为网络热搜词。

深圳工资水平本来就高,而且由于重视教育,深圳已经实现了“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水平”,据说一些学校“年薪达30万”。一毕业年薪就这么高,而且所教学生几乎是“当地精英学生”,难怪深圳中小学名校招聘,对清北毕业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虽说毕业生有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但是清北毕业生如此扎堆进入中学任教,恐非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福。

清华和北大,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理工、人文社科最高学府。清华大学2019年的办学经费,是276.44亿元,北京大学则是189.17亿万,在所有高校之中,都可谓名列前茅。清华北大的办学水平,其毕业生的具体走向,毫不夸张来说,可谓关乎国运。微观层面来说,国家每年花费巨资助清北办学,而其在校生数量毕竟有限,可以说,平均下来国家投资在每个清北学生头上的经费可谓巨大。

这么说是要表明,办学意图是“为国家育栋梁”的清北,如果大量毕业生投身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是否是人才浪费?毕竟高端如南山外国语学校、深圳中学,其师资稍微不错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完全可以胜任。几乎是“非清北毕业生不录”,而且精确到“清北本硕连读注重血统”,是否有“拼头衔”“讲出身”之嫌?曾经有言论说,高层次人才投身基础教育,一个国家就有前途了。可是要知道,中国目前在基础研究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就连与近邻日本也差距明显,试问,“拿重金、被当作未来栋梁培养”的清北毕业生是否该多考虑“解决国家的卡脖子问题”?

我国发展教育的两大价值取向,一个是高质量,一个是教育公平。考虑到一些落后地区,就连正常师资都难以维持,深圳这些名牌高中“清北毕业生扎堆”,是否有些扎眼?或许清北毕业生称自己去高中任教“因为有振兴基础教育的情怀”,有情怀就该去落后贫困山区任教啊。而更令人担忧的则是,深圳一些名校“师资拼清北血统”,这是在建超级中学的节奏啊,是否会因此加剧广东省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呢?投资巨大建超级中学,师资非清则北,学生高中毕业后很多去了国外,其中不少将来未必会回国建设国家,这是否也是教育资源的“非精确投放”呢?

清华北大毕业生,因为兴趣情怀投身基础教育,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因为看到眼前利益择职,而且这种短视择业观在清北蔚然成风,那岂是国家民族之福?清华北大的学生,还是得多一些仰望星空、立足国家民族未来的情怀抱负,择业时何妨多一些挑战性更高、致力国家乃至人类未来的考量?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