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科技重大风险维护国家科技安全

2019-11-02 11:40:3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毛明芳] [责编:曾晓晨]
字体:【

毛明芳

防范化解科技重大风险,维护国家科技安全,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防范化解高科技的各类重大风险,确保科技尽量在安全的轨道上运行。

全面理解科技重大风险的内涵要义

科技重大风险是现代科技发展引发严重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以及人们对这种可能性的认知。这一概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科技重大风险通常是与科技一般风险相对而言的,是指威胁人的生命安全或国家安全,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科技风险。比如说,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高科技进行封锁和打压的风险等。

第二,科技重大风险通常包括风险的客观部分与主观部分。客观部分是指概率基本可以预测、损失基本可以估量的部分。如道路车祸、煤矿安全事故风险,从整体趋势而言,其概率是基本可预知的。主观风险通常与某一群体的文化特征、风俗习惯,个人的喜好、情感因素以及重大风险事件相关。比如说,核电站,在某些国家被认为风险巨大,在另外一些国家则被认为无太大风险。特别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大家对核电站的风险认知明显增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科技重大风险的主观性质。

第三,科技重大风险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当前,全球已进入高风险社会,但我国面临的风险社会语境不同于西方国家,政治风险已成为我国科技重大风险的重要类型。从近期发生的中兴事件、华为5G技术等案例可以看出,当前中国面临的科技重大风险很多是别人戴着有色眼镜来评价的风险,是不客观、不公正的评估风险。

深刻认识科技重大风险的主要类型

当前,就我国遇到的科技重大风险而言,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人工智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引发的风险。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在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法律、伦理及社会难题。如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能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达到“重新设计人类”的效果,这被认为既不道德,也不合法。

第二,科技发展不完善、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中兴事件对于我们的警示意义很大。我们发现,在近些年突破部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同时,很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比如说,电脑芯片、操作系统等,这严重辐射影响国家科技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等诸多方面。

第三,中国高科技走向国际市场的政治风险。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为5G技术的围追堵截。过去,我国在大部分科技领域处于跟跑地位,没有引起西方国家的太多关注;今天,中国科技强大以后,已经实现了在部分领域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跨越,威胁或挑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主地位,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合对中国高技术企业进行围追堵截,破坏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

防范化解科技重大风险的对策建议

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科技重大风险,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防范化解对策。

第一,加大对新兴技术发展的法律规制和伦理规约。对于高科技发展而言,法律规制是最有效的治理手段之一,但新兴技术发展与法律规制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法律要有相对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法律制定较之技术发展具有相对滞后性,法律的制定总是在行为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的。很多时候高科技领域存在法律空白,无法可依,也不能完全依照传统法律来管理。这就倒逼着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另外,在高科技发展存在法律空白的地方,需要依靠科技人员的伦理道德素养的提高。加大社会舆论对一些重大科技事件的规制力度,科技行为尽量不要违背伦理道德和社会习俗。

第二,下大力气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健全党领导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机制,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形成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强大合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尝试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搭建学术界和产业界、科学家和企业家合作的桥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社会组织等不同创新组织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 防范化解中国高科技走向国际市场的政治风险。加强科技对外宣传工作,尽量消除或减少误解。要以增进了解和信任为前提,加强科技对外宣传工作,协调处理国际关系,为中国高科技走向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省委党校湖南省科技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