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继续教育功能 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

2019-10-24 08:03:5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善平] [责编:欧小雷]
字体:【

发挥高校继续教育功能

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

导读

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建设好“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我省继续教育应如何改革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湖南日报》特约请富有继续教育经验的湖南师范大学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王善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并且多次强调“我们从学习走来,也通过学习走向未来”,要推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学习覆盖面不广、学习风气不浓、学习形式单一等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承担着重要职责。高校应发挥继续教育功能、创新继续教育形式,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

强化知识创新,为继续教育提供丰富学习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教育“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这些“新知”“未知”的策源地主要在高校。高校通过知识创新和学习创新,为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学习样板。

一方面,高校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是继续教育的源头活水。高校拥有完善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研究体系,承担了国家知识创新的主体功能。高校应发挥好学科、人才、研究优势,在传承、融合、创造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概念、思想、理论、文化,攻克一个个人类的未知领域。在创造新知识的同时,高校还要注重“从生成仅仅是可靠的知识转为生成社会上广泛需要的知识”,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尤其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思想认识问题,用更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诠释,推出更多如“中国为什么能”“热点问题面对面”等社科普及成果,为人民群众注入更强大的前进动力。

另一方面,高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高校是学习的示范区,从教师、学生到职工,都处于持续学习状态、始终保持着学习者的姿态,这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给全社会带来了引领示范效应。高校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模式:有个体学习、集体学习;有小组学习、团队学习、班级学习;有自主学习、讲授学习;有理论学习、实践学习;有课堂学习、在线网络学习;有研讨学习、研究性学习……高校应不断创新,培育出更多可复制的学习模式,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示范、样板,推动全社会形成自为性、全程性的学习环境。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

高校创造的新知识、新学习方式需要通过继续教育这一中介进入更广泛的社会,才能助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蓝图。

当前,继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有8亿多从业人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要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2亿多老龄人,每年还新增上千万就业者。他们对于职业培训、学历教育、素质修养等有着巨大需求,极大拓展了继续教育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高校继续教育应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扩大继续教育覆盖面,以适应各类群体的学校后教育和学校后学习需要,适应继续教育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趋势。首先要加强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扩大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远程教育、网络高校等规模,以更开放灵活的方式吸引更广大生源;其次要创新非学历继续教育形式,积极拓宽各类培训市场。如开展针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行业职业证书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开展针对待就业人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开展针对贫困地区、资源缺乏地区的送教下乡、送智下乡等。要注重培育打造有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继续教育品牌,如推广建立“社区学院”,将其打造为提升基层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综合素质、治理能力的有效载体;第三,要探索“互联网+”继续教育形式,利用人工智能、移动终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好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贯通,满足“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需要。

完善政策支持,推进继续教育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好高校的继续教育功能,还有赖于主要来自高校和政府两个层面的完善政策体系予以保障。

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激励政策,将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抓好抓实。要通过纳入绩效考核等制度鼓励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向乡村、社区等教育资源薄弱区域延伸;完善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机构建设,培育专业化管理人才,壮大从业人员队伍;建立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机制,促进高校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政府主管部门应探索完善高校主导、政府参与、社会共建的继续教育治理模式。强化继续教育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职业从业人员发展中的功能与价值,为高校推进继续教育提供支持;探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全国性的“学分银行”,打通各类教育机构、行业部门学分互认通道,完善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转换、兑换制度,激发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着力推进高校共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等,架设好联通高校知识创新与居民教育需要之间的桥梁,从而打造出覆盖到每一位居民的学习平台和学习网络。

只有参与继续教育的各类主体始终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型社会建设事业之中,高校的继续教育资源才能生根发芽、百花齐放,推动形成个人、组织和全社会都持续学习的状态。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