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接力铸鼎,折射中国农村的幸福感

2019-09-26 09:51: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邓海建]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最近,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青廉村,河北省级青铜器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英洁精心铸造了一尊“感恩鼎”,以铭记国家实施减税降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表达农民对党和国家好政策的感激之情。(9月23日新华社)

美好生活的向往,惠民政策的和弦——在这尊“感恩鼎”里化为佳话一段。

98年砥砺奋进,70载春华秋实。从“唱支山歌”到“铸座铜鼎”,农民表达感恩的形式与内容在变,执政为民、制度利民的初心始终未改。

古人云,一言九鼎。千百年来,“鼎”是文明的载体,亦是文化的见证。这尊“感恩鼎”系由黄铜铸成,通高201.9厘米,寓意2019年铸造;鼎足高70厘米,寓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早在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彻底告别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王英洁的父亲就铸造了一尊“告别田赋鼎”;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王英洁创办的灵寿县中山青铜工艺厂每年少交税4万多元,因此,他和父亲决定再铸造一尊“感恩鼎”。这对河北农民父子接力铸鼎,记录着时代的沧桑巨变,彰显着党群的鱼水情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座不会说话的铜鼎,让人联想起2016年猴年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去江西慰问干部群众,75岁的村民彭水生激动地握住总书记的手,竖起大拇指:“你呀,干得不错嘞!”小小一尊鼎,沉沉一份情。在河北农民父子接力铸鼎的温情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淳朴的感恩,还有热烈的点赞、温暖的期许。

这些年来,从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到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再到土地经营权流转打开致富大门——是的,党和政府始终没有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岁稔年丰,天心月满,就连设立在秋分里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亦是写满党和国家对三农事业的厚爱。这是一尊暖人心之鼎,这是一尊稳民心之鼎。在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这尊鼎,是梦想成真的信念;这尊鼎,是戮力同心的决心。

70年,两万多天,人类历史长河里的“惊鸿一瞥”。中国,却创造了一马当先的奇迹。在广袤无际的中国农村,“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变化,便写满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仅以过去的2018年为例: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实施……一切变化,其来有自。“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正是有了富民政策的支持、惠民政策的赋能,以及便民政策的体恤,960万平方公里之上的中国农村,才呈现出了“春秋鼎盛”的廖廓之势。

如果说一滴水能照见太阳的光辉,那么,一尊鼎亦能折射中国农村的幸福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燕赵大地、在万里神州,中国农村、农业与农民路在脚下,梦在远方;生活向前,日子向上。(邓海建)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