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白白是公平公正的基础

2019-09-26 09:33:1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宋鹏伟]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宋鹏伟

近日,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六年级的一位班主任,被质疑“收礼”遭到了校方的调查。同时,也有数位该班级的家长向记者反映,这名班主任一直以来公平公正,深受学生们爱戴,此次是遭到班上某位家长的陷害,希望校方还班主任一个公道。对此,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工作人员表示,该事件正在调查当中,更多细节暂不方便透露,且相关教育部门已介入调查,期待能够早日调查清楚。(《南方都市报》9月24日)

一位家长跟班主任过不去,多位家长鸣不平,似乎给人以“奇葩家长坏了一锅汤”之感。那么公道何在?该如何认定?

所谓陷害,指的是无中生有,阴谋害人。回到这则新闻,关键就在于收礼与否。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禁止收礼是红线,如果确实收了礼,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礼物,就不能称为陷害,至多是“一时糊涂,落入贼人圈套”,可该付出的代价绝不能少。

这与该老师是否兢兢业业,是否在家长心中公平公正都没有关系。就像一个公认的好官,确实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可功过不能相抵,受贿了就要受到惩处。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信或者惋惜,以个人好恶打抱不平就过界了,也没有用。

这些家长们之所以如此激动,可能还是利益使然。一方面,该老师也许工作能力确实过人,家长们舍不得失去;另一方面,出了这样的事儿,至今没有老师愿意来这个班当班主任,也确实影响到了毕业班的正常秩序。对很多人来说,给老师送礼不算什么大事,甚至可能自己也是送礼队伍中的一分子,只要对自己是利大于弊,学校就不该深究。

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当借鉴马云口中的政商关系——既清清白白,又亲亲热热。只要收了礼,清清白白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收礼不办事,不给孩子特殊照顾,家长会觉得老师黑心;收礼后在选拔班干部、调整座位和提问等方面予以照顾,本质上就是假公济私。长此以往,坏了风气,也对其他孩子不公平。事实上,适当的分寸和距离也是必要的,班主任和个别家长走得过近,甚至处成了朋友,也可能破坏公平。譬如新闻中这位老师,若不是和这位家长像闺蜜一样相处,也不可能如今被“陷害”。既然一切为了孩子,这些就都是做好一个班主任的应有之意。调查仍在进行,此时不可偏听一家之言,最终也不会以多数家长的呼吁作为处理事件的依据。

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孩子们彼此都在竞争,围墙外的家长们想要给孩子使把劲,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可做法却要守住底线。这个界限的明晰,需要自觉,更要靠老师的主动引导,在校内外做好应有的隔离。这既是相关法规的要求,也是古今中外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有师德的基本标准。因此,公道未必符合每个人感受,也只有保持清清白白的关系,才能有底气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