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引入方言教学效果堪忧

2019-09-13 12:30:46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肖竹] [责编:刘畅畅]
字体:【

潇湘晨报评论员 肖竹

澎湃新闻12日报道,近期,浙江丽水市政府网站公布了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对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G042号建议的答复内容,称将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丽水方言传承计划,并提倡语文教师引入方言教学。

当地官方认为,这份基于丽水实际,提出加强丽水方言的传承和保护,不要让乡音变成乡愁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意思是每个地方的语言、风俗差别都很大。但无论是地域方言,还是社会方言,在语法、修辞等方面总会呈现类似的应用特征。因此,作为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方言是民族文化不可剥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在学术界和民间,对于如何传承、保护方言,出现过几波让人较为关注的舆情。其中有些人慷慨陈词,建议将方言编入中小学教材,他们担心年轻一代“数典忘祖”,在人生旅途中口音裂变,丢掉了蕴含故土元素的乡音。

其实,早在春秋末期就存在方言与普通话冲撞的问题。《论语》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其时,各个诸侯国语言不统一,且自有方言。雅言,是中夏通用的语言,类似于今天的普通话。孔子乃大师级人物,但他并没有操一口鲁国陬邑方言,四处游说,教诲弟子,而是始终运用雅言阐发《诗经》《尚书》等的本义,为的是倡导传统文化和道德。

客观地说,游子在外多年,回归故里时仍“乡音不改”,对阔别已久的父老乡亲来说,听起来自然显得格外亲切悦耳。不过,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方言造成的语言障碍,往往令人纠结不已。例如,在长沙方言中“背扎大时”,是说碰上了倒霉的事。绝大多数北京或是广州人,如无旁人及时点拨,即便竖起耳朵听,再琢磨大半天,估计也搞不明白这话到底有几个意思。

在今天这个“反认他乡作故乡”的时代,丽水市的构想能否“传承方言,留住乡愁”,看来不能盲目乐观。在美好的想象之后,别忘了眼前的现实:在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当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已成趋势。在这种语境中,多数教师很难具有汪涵、谢园那样的语言天赋,他们每讲授一种方言,都只能适用其中部分学生,指望所有学生都对某种方言感兴趣,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最终面临的问题,是自编教材没法统一。更何况,方言教材的编写,涉及训诂、音标等的精准应用,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此,姑且不论兑现这一规划,需要投入多少教育资源,单就收效几何而言,就令人顿生杞忧。

实际上,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鼓励青少年适时学习、使用方言,并不见得非要“引入方言教学”。比如,中小学不妨通过组织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互飙方言,领略方言独特的语言魅力,加深对家乡风物的文化理解;还可以在寒暑假举办方言夏令营,让孩子们试着探讨不同方言缘何“异中有同”等问题……这,比让他们正襟危坐,聆听语文老师一本正经地诠释何谓方言,说不定更有意思也更受欢迎。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