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APP需打上监督问责的“补丁”

2019-09-10 07:42:5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吴学安] [责编:潘华]
字体:【

吴学安

日前,教育部官网发布新规,给教育APP再加一道“紧箍咒”。这项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新规,要求2019年底完成教育移动应用备案工作,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并落实责任主体、健全监管体系,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予以约谈、通报,对因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对相关负责人严肃问责。

有关APP进校园,教育部门举措连连,相继出台了禁止用微信、QQ等布置作业等多项禁令。这次八部委联合发文,对教育APP作出明确具体的禁止规定,应该是从规范上作了更进一步的明确要求。此次出台的新规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进行规范。也就是说,乱象需要治理,同时也不能忽略教育类APP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普及,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创新教与学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但是,教育APP的野蛮生长也带来了隐私泄露、强制收费、内容安全、进校合作等问题。这是一个牵涉到学生和家长的减负命题,更牵涉到信息安全、防止教育机构被现代商业机构严重侵蚀的命题,兹事体大。

这次禁令规定,基本的原则是对教育APP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不设置准入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明确要求,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APP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此外,规定了收集用户信息不得用默认、捆绑等变相强迫手段,使用未成年人信息,应取得监护人授权等。这些举措,“补”在了关键的漏洞部位,有着问题的针对性,也有着规范的递进性。当然,这些“紧箍咒”效果如何,更待监督问责的有力到位。

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把教育做成一块商业行为难以入侵的“净土”,而不是商业平台无孔不入的“阵地”。从教育类APP的健康发展来看,短期应强化专项行动,集中治理教育类APP乱象,长期看需要构建常态化的治理体系。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