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能失“语”,践行是最好的纪念

2019-06-28 08:05:2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毛建国]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毛建国

6月25日,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徐中玉先生在上海逝世。消息传来,一片哀思。

提到先生,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由他担任主编的全国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30多年来,这套教材累计发行量逾3000万册,惠及无数莘莘学子。大师诲人不倦,其丰厚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个人品德无需在此赘述。

稍上年纪的人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成了作家的摇篮:著名作家孙颙、赵丽宏、王小鹰、陈丹燕、南帆、毛时安、陈伯海等形成了“华东师大作家群”现象。这与当时的系主任徐中玉先生开明的决定不无关系——他推出的一项改革堪称“石破天惊”:在创作上取得成绩的学生,毕业论文可用文学作品代替。据赵丽宏回忆,自己曾以一本诗集《珊瑚》交出了毕业论文,而孙颙、王小鹰当年也分别拿出小说等作品。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什么最能评价水平?当然是作品。此举一改以往硬性的单一考试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这项改革的价值,不仅在于给这些作家松了绑,还在于传递了崇尚真才实学的导向。

是高山,也是火焰。最值得让人铭记的,不只是教材的发行量,也不单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高光时刻”,而是先生编写《大学语文》的初衷。“现在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试问,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完善地表达科研成果?”不必讳言,在各大中小学的校园里,诵读英语、学习奥数的学生有时比捧读语文课本的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在简短到百字的朋友圈、微博发言中,都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缺失的问题令人心忧。

又到了填报高考志愿的季节,文科专业均不被看好,更遑论在许多人看来“无用”的大学语文。大学不可失“语”,这是徐中玉先生留给我们的财富,也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嘱托。如果在这位大师去世后,我们只记得他的声望,却不愿意践行他的理想,那所谓的纪念,就是苍白无力的。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