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消费潜力变为脱贫动力

2019-05-13 06:39:5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邹晨莹] [责编:潘华]
字体:【

邹晨莹

近年来,拼多多、苏宁、京东都推出了大量农特产品拼团购物模式。“花不了多少钱,既能享受到美味,还能帮助别人,我觉得很有意义”,浏览商品页面我们不难发现,购买拼团商品的人们大都抱有这样的想法。

关于产业扶贫,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某地政府鼓励贫困户大规模发展优势产业,贫困户看到既有种植补贴,还有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成熟方法,自然是踊跃参与。这一切听上去顺风顺水,但跟风种植、供大于求、产品滞销等,又往往使其一波三折。以拼团为代表的“消费扶贫”就是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为什么不直接把钱交到贫困户手中?“我们更希望贫困户拿到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自己辛勤的劳作,可以堂堂正正地为孩子买个书包、添置一件衣服。”在商品页面里,发起者写下初衷。结合我省正在大力倡导的“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来看,“消费扶贫”其实质就是提倡全社会爱心人士用行动来参与扶贫,不是传统意义的给钱给物,而是各有所得的举手之劳。

人人可为、人人愿为,这样的模式启发是深刻的。一方面,“消费扶贫”大受欢迎,关键在于其洞悉消费心理,让消费者能够低于市场价格购买到优质农特产品。试想,如果扶贫商品动辄几百上千,消费者下单购买就难免犹豫;另一方面,“消费扶贫”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操作,可有效对接贫困村产业与大众的扶贫、消费需求,从而更大程度激活了市场,让扶贫主体成了大众,因而参与面更广、更具复制性。我国近14亿人口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为“消费扶贫”带来了无限空间。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现在因为有各种补贴作支持,物流等刚性成本并不打眼,但外在的推动力不可能永远不变。“消费扶贫”,本质上还是“你卖我买”的商品交易行为。长远来看,运用大数据等计算出合理的价格区间,既能使贫困户有所收益,又在消费者的承受范围之内,使得买卖双方实现互利共赢,才能持久地把消费潜力变成脱贫动力。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