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买短乘长” 需打制度“补丁”

2019-05-06 07:21:4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江德斌 左崇年]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江德斌 左崇年

今年“五一”假期,一则“很多买到火车票的人上不了车,原因竟是其他乘客‘买短乘长’导致火车超载”的消息颇受关注,国内行之已久的“买短补长”惯例再度引发争议。日前,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若列车已超员,乘客拒不下车、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未超员就正常补票。

“买短补长”本是一项便民政策,十分常见。在平日旅客流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买短补长”影响不大,可是在节假日、黄金周期间,旅客流量暴涨,火车票本就“一票难求”,“买短乘长”就更进一步加大了运输压力,以致出现买到火车票却上不了车的怪现象。

受限于线路和时间,火车的发车总量弹性很小,不可能无限量供给,再加上经济成本和安全保障制约,导致铁路运载力的冗余空间较小,旺季经常处于过紧状态,严重供不应求。而“买短乘长”是一个非恒定的变量,难以精准预测,铁路部门也不能因噎废食,对“买短补长”的便民措施以“一刀切”的方式取消。因此,应着力补齐“买短补长”的短板、堵塞“买短乘长”的漏洞。

火车票是铁路部门与旅客之间的出行契约,正常购票旅客的乘坐区间应受到保障,当旅客受“买短乘长”影响而无法上车时,铁路部门理应予以经济赔偿,为旅客退票、换乘、补偿损失等。这些额外支出成本是“买短乘长”旅客违约造成的,理应由其承担,并给予他们相应的违约处罚。例如临时办法中加收50%票款的费用就可用来补偿已购票却无法上车的旅客。

黄金周期间,“买短乘长”的行为有违社会公平,铁路部门需打好制度“补丁”。除了此次出台临时办法以外,还应在堵塞管理漏洞上下功夫。比如可以考虑用价格杠杆来调节需求,对“买短乘长”采取淡旺季方案,以确保乘客正常出行。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