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影视湘军”迸发新活力

2019-04-16 08:17:0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蔡镇圭] [责编:欧小雷]
字体:【

蔡镇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以影视作品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产品,是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影视创作应该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湖南是影视大省,近年来,“影视湘军”创作了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走出了一条具有湖湘特色的发展道路: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湖南卫视创新“飙计划”和“30未满”创新体系源源不断生产出优质原创内容;《我的青春在丝路》《十八洞村》等影视佳作广受好评;原创节目《声临其境》《声入人心》实现了中国节目模式海外发行“三连冠”。

然而,面对全球化语境下的竞争和交流,以及国内影视产业升级和观众消费需求变化,我省影视产业的创新发展面临原创力和传播力相对较弱、拔尖创新人才缺乏、产业集群效益不够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亟须在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力、打造影视精品、完善人才引培机制、优化产业孵化基地等方面统筹规划、深耕细作,让“影视湘军”迸发新活力。

——顺应时代发展,创作影视精品,擦亮湖湘影视文化名片。

打造影视精品、树立文化品牌,需要走进实践深处、扎根人民。影视作品也与地域特色、科技文化息息相关:地域特色为影视产品贴上鲜明标签,使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科技文化的融合创新为影视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因此,打造影视精品首先要立足本土,体现湖湘特色。要充分挖掘湘楚地域特色和文化源流,将“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等湖湘文化精神贯穿影视产业发展全过程,让影视作品和相关文化创意产业更富底蕴、更具特色、支撑力更强、文化味更浓、影响力更大。

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平台,提升影视产品传播效度。强化全息投影裸眼3D等新技术运用,提升观众审美体验;强化融媒体建设,打造可管、可控的全媒体生产平台,为影视产品传播和文化创意推广提供多元化载体。

——拓展全球视野,完善引培机制,构筑拔尖创新人才队伍。

影视产业的“生产”与“传播”离不开一流人才,只有放眼全球,引进、培养一批影视类拔尖创新人才,才能为“影视湘军”迸发新活力提供不竭源泉和有力支撑。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畅通海内外高水平影视类人才引进渠道。要制定出台政策,吸引、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归”,积极引进世界一流的创作人才、卓越导演、编剧等影视领军人才。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影视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要通过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明晰影视类专业培养目标、开设影视类相关课程、提升影视类学生教育实习实践、深化影视类课题研究等措施,不断强化学界和业界的交流合作,努力构建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为补充的新时代影视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释放影视类人才队伍文化创意新活力。要改革培训制度、人事制度、薪酬制度,通过举办“人才赛马会”等新型招聘、考核形式以及设立项目团队工作室等运营模式,充分激发现有影视类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潜能,为“影视湘军”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搭乘“一带一路”东风,优化孵化基地,推进影视产品创新升级。

2018年,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达6.35%,充分显示了其支柱产业地位。因此,要借力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推动湖南影视产品创新升级。

一是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园优势,凝聚影视创新发展“金点子”。充分发挥以影视文化为核心的“红影”文创园等产业园优势,完善园内设施,增设艺术展厅、众创空间、产品路演等多元功能平台,不断丰富相关产业链,将产业园打造成电影、艺术、文化、产业、金融、投资等各界人才共同拥有的家园,为不断提升湖湘影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质量提供“金点子”。

二是扩大影视创作基地规模,谋划影视产业集群“大盘子”。借鉴横店影视城、日本环球影视城等地成功经验,积极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影视作品生产基地;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大本营,整合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国家级、省市级文创园区,使其同频共振、错位协同、携手发展;建设影视文化创意全产业链,推动影视创作基地规模化、系统化、品牌化,形成影视产业集群,打造影视文化名城。

三是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影视精品扬帆出海“新路子”。以参与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等各类国际知名博览会、文化研讨会为契机,向世界展示湖南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形象,努力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开拓者和践行者;积极推介湖湘影视精品力作参加国际大赛,开辟海外市场;在充分运用芒果TV国际APP等平台进行对外传播的同时,借助YouTube等国外平台联合驱动文化创意产业活力,让“影视湘军”承担起讲好湖湘故事、弘扬湖湘精神、建构新湖南形象的重要使命,为新时代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湖湘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