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APP、微信群整改,是为教学护航

2019-01-30 10:20:4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英] [责编:刘茜]
字体:【

北京市教委日前公布《关于加强中小学APP、互联网群组、公众账号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区在3月1日前对中小学使用的APP、微信群、QQ群,以及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进行全面排查整改。一旦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等要立即停用、卸载APP、退订业务、解散群组、取消关注或注销公众账号,涉嫌违法违规的要报告公安及职能部门查处。同时提出,要尊重学生隐私,不攀比家庭背景、不晒娃,不刷屏问候、点赞,不得发红包。(1月29日 新京报)

APP、微信群、公众号、微博账号等目前被各中小学广泛使用,从传播的便捷性以及家校双方沟通的效率性来说,这些网络平台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存在。但运用久了之后,这些新生事物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譬如APP内容的异化、家长在微信群给老师发红包,以及各种攀比、溜须拍马、晒娃、无意义的刷屏等等,这些问题给老师、家长、学生都形成了很大的困扰,对其进行排查整改,让平台回归本义,是对教学秩序的保障,更是对家校社交圈子的激浊扬清之举。

前几日有新闻报道,教育部门在全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之后,出现了“线下整顿线上补”的现象,一些实体培训机构转战网络,不排除就会利用APP的模式与热衷应试教育的学校、老师一拍即合。为了分数、升学率而战仍然是不少教育从业者不愿放弃的教学模式,而不少进入校园的APP早已是教学提前化、超标化、加强化的辅助工具,同时又因其极具隐蔽性,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管理和整治。这样一来,不仅与提倡的学业减负背道而驰,也加剧了应试教育的固化,难以真正退出历史舞台。

微信微博作为社交平台,承担的本是沟通交流的任务,但俗语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不少新闻报道中,因微信群引发家校之间、家长之间矛盾的案例就不在少数。有的家长在群里对老师溜须拍马、炫富、攀比,有的老师则轻易就将有反对意见的家长踢出群,或是将后进生的成绩公开发布并向家长施加压力,对学生和家长都造成了心理伤害。这样的群交流已经不仅仅是个人情商的问题,而是行为尺度、公共道德和教育偏差的问题,它传递的是一种功利、狭隘的价值观,同时也助燃了大多数人的焦虑感,因此,校方有必要制定规则并不定期排查,家长们也有义务配合,对交流平台的秩序进行维护,避免有不良的行为出现。

充分运用网络APP及各种交流平台来辅助教学,已经是大多数中小学的共识,北京市教委的这一整改行为既是对学生的权益保护,也是校园管理的有益之举,这也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和效仿。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各自担起责任来,为教学秩序的良性发展助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评论员 张英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