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全面提升产业水平

2018-12-20 07:32:3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石光辉] [责编:印奕帆]
字体:【

石光辉

12月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指出,2019年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弘扬工匠精神是关键。

培育弘扬工匠精神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为呼应党中央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湖南省出台了《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规划12个产业领域,全面推进制造业向“湖南智造”转变。

湖南制造业历经多年快速发展,在全国乃至全球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湖南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875.91亿元。与此同时,湖南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阶段,制造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矛盾依然突出,具体表现在发展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

为此,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强调指出:要坚持质量兴省,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全面提升质量发展水平。湖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大省的意见》,是弘扬工匠精神、加快湖南建设的又一有力举措。工匠精神是孕育能工巧匠的“沃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湖南打造质量强省、以产业兴省,必须把握住培育弘扬工匠精神这个关键,培养出千千万万优秀技能人才,在开放崛起的大格局下,以整体性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国内外市场,支撑创新发展、产业发展。

工匠精神缺失会导致企业、区域缺乏竞争力

工匠精神缺失的企业往往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产品品质,缺乏市场竞争力。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纵然外部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拿不出过硬产品、服务不到位。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已有精密制造工艺,但在生产普通日用消费品时总是“差不多就行”。事实上,只有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的每道工序,生产出品质卓越的产品,“中国制造”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有人曾统计过,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5年,但也有一些始终如一用工匠精神经营的优秀企业、百年老店,历经风云变幻、各种挑战而岿然屹立。

工匠精神缺失,会导致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下降,因为其竞争力体现在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上。工匠精神意味着追求技能、精益求精、创新创造,有“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只有经过长时间精心打磨,才能生产出高品质产品、提供高水准服务。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普遍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追求“短平快”,重数量、轻质量,加之存在轻视甚至鄙视一线普通劳动者现象,导致劳动者缺乏全身心做好工作的动力,其产品和服务势必普遍缺乏竞争力。

培育弘扬工匠精神应“慢工出细活”

培育弘扬工匠精神,需要着眼长远,慢工出细活。

一是建立培育弘扬“工匠精神”的长效机制。要聚焦主题、持之以恒、各方协同用力,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营造人人尊重工匠、人人争当工匠的良好氛围。大力培育并宣传典型企业、工匠人物,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二是学习先进国家的工匠精神、培养工匠的做法。德国人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日本人以顾客为中心,把每件工作、每件产品都做到极致的执着精神,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要加强和国外企业界、教育界的互动交流,树立标杆,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三是打造工匠辈出的体制机制。建立政策引导和鼓励机制,探索社会各方培养工匠精神和工匠人物的方法和途径。对那些在员工长期培训、再教育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政府应给予力度较大的财政补贴和专项奖励,并进行宣传。支持企业培训中心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培养工匠人才。

四是拓展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坚持高度尊重劳动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的人才激励制度,让技能人才有地位、有较高收入、有发展通道。建立“工匠”评价考核体系,为技艺精湛的“工匠”获得更好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创造条件,从机制上保证“工匠”有良好生活工作环境、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

五是培育优质优价的消费理念和品质优先的长效机制。我国长期流行的消费理念是物美价廉,以致质优价高的产品得不到认可,企业和生产者积极性消退。应引导和鼓励优质优价,以助于不断提高产品品质。

(作者系中建五局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