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人工费高”背后的观念偏差

2018-12-05 08:57:5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木须虫] [责编:夏博]
字体:【

木须虫

水管堵、电器坏、锁难开……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琐碎小事,常常难倒了动手能力弱的都市人。家电坏了,师傅拆开换个零件,几分钟搞定;下水道堵了,师傅带着工具,瞬间疏通。诸如此类,看似“三下五除二”就轻松搞定的事,收费却动辄上百元,形成了一种“人工费高”的直观感受。

理性地看,直观感受背后却不乏观念误区。首先,人工费上涨,是各行各业的共性问题。其次,上门维修服务多为个体户乃至兼职模式,上门维修服务属于小众服务的范畴,维修工业务不稳定,这也决定维修服务价格只能按工人周期收入预期、业务量以及地方的生活成本来计算,这大概可以形成一个地方行业内部的默契,即默认报价。还有,安装维修类别的上门服务过程成本不能被忽略,上门维修作业可能只有几分钟,而上门来回在路上的时间可能是两个小时,抛开交通成本不算,平摊到来回时长的工时价格或许就不算高,仍然属于诚实劳动的范畴。

技术服务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精细化的必然。安装、维修、装修服务挣的不只是辛苦钱,还有一定技术成分。动手能力养成过程,事实上就技术化的过程,干同样的事普通人得花上一天时间,而熟练技工可能也就一个小时,这就是差别所在,而普通人完全可以用选择技术服务来完成自己的时间成本转换,即用这个时间来赚更多的钱,认为“人工费高”正是忽略这层技术服务属性。反过来想,既然有些维修如此简单,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干呢?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的动手能力教育,的确有反思和改进的空间。

实际上,与我国相比,国外的人工费是极高的。以英国为例,学10个小时的车,需要支付的成本是240多镑,学上三四十个小时,成本近1000镑。但成本高也有好处,他们会按照职业标准,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我们不能只看到高收费,还需看到其内在的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则,给予应有的尊重,接受并习惯为技术付费。每个人的技术与创造才可能获得他人的普遍认可与尊重。当然,适当溢价可以理解,定价透明度、服务质量,也应当趋于规范。总之,价格与服务上不至于失控,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