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柴取暖”式治霾何以又出现?

2018-11-20 10:36:4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立]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只要能点着火,能取暖,我们就往回捡,先不挨冻再说,顾不上别的了。”11月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西开展“回头看”工作第二天,便收到7起关于太原市迎泽区康乐片区严禁用煤无法温暖过冬的举报。(11月19日 山西卫视)

为了治理雾霾,禁止居民用煤取暖,但又没有提供统一方便的供暖来代替,居民只能被迫“拾柴取暖”。这样的治霾,让居民可能还没看到蓝天的欣喜时,身心都已经冷了。拾柴取暖,如此一刀切的治霾,早已与中央治霾初衷相违背,类似治霾方式一再出现,只能证明,一些地方在治霾上的僵化和脱离群众。

治霾很紧迫,这是一个不可回避,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群众的冷暖更不能被割舍。偏向于蓝天而忽略甚至侵犯群众的冷暖,就是顾头不顾尾的工作弊病,说到底,就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完成工作,是一种形式主义,是脱离群众的根本表现。

当前,治霾任务繁重,从中央到地方,各类检查、治理任务紧迫,因治霾不力而被问责的干部也不在少数,增强了地方主动治霾的积极性,当然也增加了一些干部的危机感。在这一情况之下,一些地方为了所谓的“蓝天指数”,而通过数据造假,一刀切式的治理,强制推行煤改气、煤改电,谋求短期的蓝天效应。

但是,在强行推动之下,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气、电等能源供应仍有缺口等一些现实掣肘,导致居民供暖、用气、用电受到了严重影响,即便气、电供应充足,但价格昂贵问题,群众依然有较大压力,在这一情形下,居民取暖成了一个大问题。在保温暖还是保蓝天的双重平衡中,保蓝天,成为一些地方一些官员自谋政绩的“试验田”,无奈群众成为冬天的牺牲品,在瑟瑟寒风中冷暖无助。

针对治霾中出现的一些偏颇作法,生态环境部等提出严禁一刀切式的治理方式,并对各地治霾情况进行督导、指导。治霾,既不能放任纵容,也不能只为治霾,不顾一切。过和不及,都已经剑走偏锋,损害群众基本权益。

因治霾而“拾柴取暖”的群众,在山西省迎泽区有400余户、1500余名居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就有300余人。这个数字不小,哪怕是一家一户,群众的冷暖,也不能被忽视甚至践踏。在决定地方政策和治霾措施时,有没有听取群众的意见,群众答应不答应,显然在“拾柴取暖”面前暴露无遗。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对迎泽区督导整改,给一刀切式的治理再次敲响了警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治霾问题上,地方治理者能不能深入到群众中去,特别是容易受到政策影响的困难群众当中去,听听群众的苦与乐,汲取群众在治理雾霾上的经验和智慧,显然早已超出了治霾这项技术工作。治霾,保蓝天,既靠巨额财政投入,技术投入,更需要用一颗百姓之心。只有立足实际,服务群众,治霾才会收获群众源源不断的支持,更能获得民心。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