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并不总是一种热闹的存在

2018-11-02 12:04:46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文峰] [责编:刘畅畅]
字体:【

友谊并不总是一种热闹的存在

文峰

时下,通过社交媒体,不少人加入了各类同学群。可建群时热热闹闹,不久之后就冷冷清清,只剩少数几个人唱“独角戏”,大多数人都成了“潜水员”。“小学同学群最近一次有人留言是在4月23日,初中同学群也有两个月处于零消息状态了……”前不久,毕业于武汉一所院校的王诚给记者展示了他的同学群。(11月1日《北京晨报》)

这则新闻在网上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可能,很多人都在经历这样的事情:到了一定年纪,小时候熟悉的人如今变得陌生,曾经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变得谈有所忌,没说几句话就变成“尬聊”了。

不过,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的背景下,我觉得这个情况也属正常。这是人生必然会遇到的一个阶段。它只是印证了“性相近,习相远”那句话。一开始,可能很多人的性格是相似的,于是大家在一起玩闹,以最舒服和自然的方式相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各自习惯的变迁和重塑,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就拿朋友群来说,一开始的热闹可能只是因为大家基于人情世故的彼此寒暄。这本就并不一定代表情深义厚。而之后的冷清,也并不一定就代表人情淡了。毕竟,每个人的成长各有各的经历,有些人已经习惯寡言少语。

特别是,在中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很多人的认知印象里,沉默恰恰是成熟的一种表现。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表达欲望也会渐渐降低。因为各种原因和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讲话和交流的方式会变化。更何况,很多人时常在工作中往往不能完全按着自己的习惯来,于是到了个人生活中,他们无疑想依着自己的节奏和方式生活。因此,人情世故之后,一切回归自我,即使不说话,也是正常的。当然,如果朋友群里,出现喜事或坏事,大家都无动于衷,那才说明人情冷漠。

在现实中,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安静。这就决定着,友谊并不总是一种热闹的存在。朋友群多和朋友多是两回事。这一点,我比较赞同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观点:真挚的“朋友”即是“挚友”。他们不是玩伴,不是酒友,不是寂寞时的慰藉者,不是精神的避难所,也不是基于利益牵扯或实用效果的“人脉”,更不是在场面上随口说说的套话或社交辞令。换言之,“朋友”往往不是哄来哄去的一个群体,也不是扎堆出现的一个圈子。特别是好朋友,彼此的情感是长期经营的结晶。好朋友就像酒,年份越久,气味越香醇;就像日记本,记录彼此在一起的琐碎日常、重要时分、心中所感;就像记忆里最爱的星星,一直都会在。

现在的朋友群中,“拉票群”在增多,“广告群”很盛行。很多人建群最初的出发点就带着功利目的。有的动不动就问人身份,动不动就在群里溜须拍马。网络时代,因为过于功利和势利,“线上距离”近了,“心理距离”却远了。所以,对待潜水群的问题,不必惊讶,也不必悲伤,最该做的是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有这样一首小诗:我过得好,我也希望你过得好;我过得不好,我也希望你过得好;我希望你过得好,即使我过得不好;我希望你过得好,哪怕我过得不好,只要我可以,我还会尽力帮你过得好,我无条件地希望你过得好。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和友谊。故而,朋友圈和朋友群里并不都是真正的朋友,说到底,它们只是社交礼仪和社交需要的产物。而与朋友们交流,最好的默契,不是有人知道你全部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懂你所有的欲言又止。如果越长大越孤单,那说明自己必须审视自己了。

来源:长沙晚报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