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传统育人方式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8-10-25 10:05:3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谢永红] [责编:蒋俊]
字体:【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提问:“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这个问题,后来被称为“李约瑟难题”。2005年,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曾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不约而同指向我国学校教育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重大课题,击中当前学校教育的痛点。正因为如此,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特别强调,要系统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着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笔者认为,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改革传统育人方式。

我国传统育人方式,正如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讲的那样,是COPY(拷贝)式教育。这种育人方式强调传承人类文明成果,重视知识的学习钻研和记忆储存,却忽视对成果的求思与新知的生成。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后扔笔记,不是主动的学习者和积极的探索者,而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考试应对者,背书和应试能力挺强,动手和创新能力较弱。

我国传统育人方式重视“解决问题”,强调“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追求对已有知识、理论的深刻透彻的理解,而不是问题的生成、思维的发散。我们有多种办法和足够能力,将学生教成“没有问题”,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国传统育人方式重视服从,“教师永远是对的”或“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等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听话”,不喜欢学生质疑或挑战,不要求学生有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不主张学生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我国传统育人方式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吸纳轻探寻、重功利轻素养、重共性轻个性等不足,不利于鲜明个性、独立人格的培植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如何改革传统育人方式、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呢?近年来,湖南师大附中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启动以强化师生研究意识、提升师生创造能力为着力点的研究型高中建设工程。学校成立学术委员会、课程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创办学术刊物《探索》,搭建学术平台“惟一论坛”,开辟学生研究阵地“学达讲坛”;开发凸显研究的校本课程,创设以问题探究为核心的研究型课堂范式,规范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搭建多个创新体验平台,着力培养具有研究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学生。

第二,构建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着力点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学校构建“两性四型”附中特色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基础性课程的前提下,自主开发了283门研究性校本课程;建立“常规课齐头并进打基础,拓展课自主选择抓长短,辅导课个别跟进释疑惑,自习课主动探究促内化” 的现代教学组织体系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体系,促进了学生主动而有个性的发展。

第三,搭建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着力点的学生发展平台。学校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建立了学生全面发展保障体系;创设“四大节三体验两服务一学习”活动平台,建立了学生个性发展支持体系;成立心理发展中心、生涯发展指导中心、综合实践指导中心、生活指导中心和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开发研学旅行课程、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生命与生活教育课程等德育课程,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实现了以管理为主向以指导为主的转型和跨越。

多样的课程门类、丰富的课程资源、高效的课程实施和多元的课程评价,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学校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领域独领风骚,迄今为止已获得国际金牌30枚、银牌10枚,亚洲金牌11枚,获奖科类之全、金牌总数之多,均居全国首位,被同行赞誉为“金牌摇篮”。有关调研结果显示,湖南师大附中的毕业生在高等院校后续发展状况,可概括为“六个多”——入党的多、当干部的多、拿奖学金的多、文体骨干多、社团领袖多、公派出国留学的多;“三个特别”——基础特别扎实、素质特别全面、发展后劲特别足。

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深刻指出:“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如今,“创造力”已经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标志,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这既是历史使命,也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追求。

(作者谢永红 系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