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问题不是增设“黄金周”这般简单

2018-10-07 09:04:4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邹晨莹] [责编:欧小雷]
字体:【

邹晨莹

国庆黄金周已接近尾声。有数据预测,今年国庆长假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将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但这亮色的背后,高速公路上的拥堵、景区内的“人从众”、消费市场的乱象等,仍旧是依附于“黄金周”之上的短板。

一方面,门票降价、体验升级、高速公路通行免费等措施对于出行仍然具备相当吸引力,“长假经济”的魔力一如既往给予社会各界以巨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这种短短几天内数亿人次集中式出游的呈现方式,让交通运力、景区接待能力等环节遭遇巨大压力,或多或少损减了游客出游的愉悦感。

有鉴于此,这些天来,有专家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增设“避暑”黄金周等。理由是目前我国的假日时间总量并不算少,但人们却总有“假荒”之感——由于假期过于零散,影响有效利用率,零散的休假时间不足以支撑远游以及长途探亲等较为耗时的安排。

解决长假短缺问题,无非两种途径:一种是以黄金周为形式的集中长假,另一种是以带薪休假为代表的分散长假。目前的制度设计中,已有春节、国庆两个黄金周,再增设两个黄金周显然不现实。解决“长假短缺”的关键,还在于“带薪休假”制度变成普罗大众的福利。

带薪休假的话题已存在多年,虽然逐年有所进步,但尴尬的现实是,有没有假期,有假怎么休,很大程度上仍由用人单位说了算。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40.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带薪年休假”,4.1%“有带薪年休假,但不能休”,18.8%“有带薪年休假,可以休,但不能自己安排”,而“有带薪年休假,可以休且可自主安排”的仅占31.3%。

从1999年开始,“黄金周”制度已走过了20年的历史,其得失长短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对于黄金周制度的考量,必须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否则,兜兜转转只会损失人民的获得感。更为重要的是,事关休假制度的决策和执行,仅有政策出台、专家意见是不够的,公众参与和企业支持才能保障政策的有效性。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