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帽取人”,激活人才奋进动力

2018-09-19 10:06:1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陆仁忠] [责编:印奕帆]
字体:【

34岁的宁约瑟是土生土长的青年科研人员,在他工作的第七个年头,破天荒地入选了一项人才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特殊支持计划。这意味着接下来的5年,他每年都可以获得10万元的岗位补助和6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而此前,这样的机会几乎与他“绝缘”,原因是:他没有“帽子”。(9月17日,中国青年报)

类似问题并不鲜见。由于以往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的制约,不少优秀人才在申请科研经费、政策补贴、专项计划时,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帽子”的影响。有“帽子”就比没“帽子”的水平高、能力强、贡献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诚如报道所言,“帽子”是个很特殊的存在,一度被异化为与工资待遇、项目评审相挂钩的“头衔”“荣誉”。当然,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制度的死板,也无法苛责制度制定者“只认帽子”。应看到,任何制度的制定都与时代发展是相匹配、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内涵变化,相关的人才考评机制也会与时俱进进行调整。

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明确强调,“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其核心理念就是要解决以往人才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真正打破人才奋进的羁绊“绳索”,不断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为社会贡献更多创新成果。

仅以农科院而论,虽然报道选用的是“让年轻人冒出来”为题,但实质上摒弃“以帽取人”,受惠的可远不止青年人才,包括一些科研团队主力军在内的“幕后”人才,都有了更多可拼搏、可参与的机会。以往,由于“帽子定调子”的限制,既容易堵塞“无帽”人才创业通道,也容易造成资源相对集中向“帽子”人才倾斜,甚至会误导不少人才以“帽子”为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限制人才创造力的发挥。如今,打破以“帽”取人的限制,给更多人才创造成长空间和政策红利,势必能更好激发人才的奋进动力,为人才竞争引入一滩难得的活水。

人才怎么引、怎么用、怎么留,各地方各有良方,但不管什么招式,有点原则毋庸置疑,只有让人才能上能下成常态,才能让人才感受压力,进而奋蹄疾驰,不断追求卓越、攀登事业和人生的高峰。让帽子的“制约”成为过去式,把“帽子”“里子”作为评价人才的互补标准,真正选拔和扶持一批有德又有才、有能力更有潜力的人才梯队,或许才是各地方需要不断思索的问题。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