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高考权威”迫在眉睫

2018-08-08 09:17:0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英] [责编:刘畅畅]
字体:【

近日,一篇《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调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疯转:4名答卷来自郑州、洛阳、周口等城市的家长表示,4家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数与以往成绩、高考后估分严重不符,他们怀疑孩子的答题卡被人调了包。8月6日晚8时许,河南省教育厅发布通报称,针对“个别考生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一事,纪检监察部门正在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新京报)

有关高考的罗生门事件,频频见诸报端,比较著名的有湖南的罗彩霞事件,2004年高考,顶替者王佳俊当年进入贵州师范大学政教系,被顶替者复读进入天津师范大学,却因信息被盗用丧失报考教师资格证的资格而改行做了记者;湖北孝昌的王俊亮,顶替者郑某2006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王复读后进入湖北民院,后去广州读研。这两起事件中,受害者经过重新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更多的受害者或因打击心灰意冷直接流入社会,或复读失败而遭遇了重大挫折,而顶替他们的人,或成为公务员或成为教师、医生而混得风生水起,这种把他人踩进地狱自己挤入天堂的行为,不仅践踏了正义,更涉嫌违纪违法,理应被法律严惩,并受到全社会的唾弃。

今次争议事件中,四位联名维权者(考生父母)反映,他们子女的答题卡或字迹迥异或同张试卷的答题卡二维码显示矛盾,甚至出现自己的作文并非自己所写的“怪象”,而考生们自己的估分和最后的成绩出现了两百分甚至三百分的巨大差距。虽然这些目前都是考生和考生家长的一面之词,但他们均言之有据,有关部门积极介入调查无疑是明智的,也是必须的。

高考是事关中国千万家庭的头等大事,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定海神针,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虎不得。高考也是社会人群进行上下流动的重要渠道,如果失去了这一流通渠道的“畅通性”,社会固化现象将变得难以逆转,社会矛盾也将变得难以舒缓,必将给“维稳”带来更大压力。所以,高考的公平对全社会而言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它不仅事关公平和公正本身,更是对社会情绪的安抚,也是对社会希望之光的一种展示。守护好这一防线,就是守护好全社会的“民心”和“民情”。

就在此文写作的过程中,传来了有关方面的初步调查结论:试卷的答题卡无误。但这只是一个初步调查结论,这个调查结论能否说服那四位“维权者”,能否说服社会大众,能否经得起反复的“再质疑”和“再推敲”,还需要时间检验。我们认为,若调查结果没有普遍的说服力,那重启调查也是一个新的选项。

■三湘都市报评论员 张英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