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骗局多,问题谁来破?

2018-08-07 08:15:4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翟广阔] [责编:印奕帆]
字体:【

近日,一则扫二维码就能缴纳违停罚单的骗术在成都市民的朋友圈广泛流传,有市民表示差点中招。据了解,在假罚单上有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会跳转到一个名为“私家车违法查询”的公众号。(8月6日,《华西都市报》)

8月5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自己停在路边的汽车被贴了一张罚单,但不同的是这次的罚单上有一个二维码,并建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缴纳罚款。还可以有这种操作吗?当事人有点懵,于是,为了保险起见,就去当地的交警分局一探究竟。结果却被工作人员告知“这是假的”。

如今是大数据时代,移动支付在社会上被广泛应用,吃饭、打车、买衣服甚至去医院看病,掏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完成支付。但随着二维码技术的普及,许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二维码行骗。那么,这个几乎以假乱真的二维码骗局背后,存在着怎样的巨大推手呢?

首先,微信平台的监管不到位。对于此类公众号的注册,微信平台怎么能够顺利让其通过呢?用户注册公众服务号,应该需要向平台提供一些个人以及公众号用途的信息,但是微信平台并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查印证,过后更没有尽到监督管理的责任,任其发展,导致有人轻信平台,上当受骗。

其次,先进技术被不法分子不正当利用。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一些人在掌握一定技术后,并没有做一些为人民服务的事情,而是利用技术去行骗。先进的技术本来是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现在却成了一些不法分子行骗的工具。因此,技术的革新要伴随着思想教育的潜移默化,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扎根人们的思想土壤,这样才能使技术真正为民所用。

最后,还要说的是市民的防骗意识不够强。真正的罚单和假冒的罚单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在遇见问题的时候,多动脑子去想想,你这样停车到底有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罚单上的信息是否正确?不能被骗子蒙蔽双眼,任人宰割。

言及于此,出现了问题就要解决,究竟该如何做才能避免中招?笔者认为,一方面网络平台应加大监管力度,对一些公众号的申请把好关,净化网络环境,给用户一个良好体验。另一方面,市民要提高防骗意识和法律意识,遇事不急不慌,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求助,或者要分辨出真假再去行动。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