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任公务员看点在管理“后半场”

2018-08-02 09:00: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云霞] [责编:印奕帆]
字体:【

近日,西安市以年薪最低20万起的标准,首次招聘聘任制公务员。除了西安,目前还有吉林、广东、四川、河南、山西等20多省市已试水“公务员聘任制”。(7月31日《中国经济周刊》)

聘任公务员,主要针对一些专业性强、工作要求高的岗位,居高不下的年薪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总会引来诸多议论。正如官方的解释,支持方认为这些岗位一般人胜任不了,所以要用高薪才能引来“凤凰;但反对意见却认为,这些聘任的公务员真如预期,能物有所值,还不得而知,而且相较于委任制公务员的待遇,已经高出了一大截。

其实,“工资高或低”并没有衡量的标准,也不能凭着感觉判断。至于拿出这样的高薪,请到这些专才,发挥预期作用的关键,还是在于管理“后半场”。而这,恰是官方介绍的薄弱环节,也是决定发挥出“鲶鱼效应”的关键。

谁都知道,能不能好好干事,能不能取得好成效,不仅要看学历的高低、经验的多寡,更取决于后期的管理,压力的传导,动力的激发。毕竟,高的薪水投入,意味着要有超过常人的高产出,需要付出得更多,考虑得更广,而这些,不能单靠自觉完成,更不能借用普通公务员的“不出错”“完成任务”管理模式。

既然是聘任制公务员,目标任务的设立上,就不能局限于“不出错”“干得完”,而是要“干得好”“出成效”,以优异的成绩与普通公务员的业绩形成对比,能体现“不一样”的价值。否则,聘任的公务员也只业绩平平,能勉强完成工作任务,这就失去了聘任的初心本意,无疑是对财政高薪的巨大浪费,也容易透支招聘的公信。

同时,作为目标绩效管理部门,也应有一套“定制化”的考核模式,更加突出专业技能的发挥、工作成效表现,以确认他们是否“物有所值”。同时,聘任公务员的年度任务完成得怎样,应向社会公开,尤其要接受普通公务员的监督,既能从中找到差距,明白“含金量”的不同,同时也能从中学习干事创业的方法方式,以增强自身的能力水平,真正激活体制内这潭清水。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