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评论员:实现正面宣传与问题导向的统一

2018-07-27 10:16:11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夏博]
字体:【

——从“晨风”的探索说开去(2)

湖南日报评论员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也不是说就当好好先生、当东郭先生、当开明绅士。”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深刻论述,道出了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坚持问题导向的辩证关系。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让正面宣传“包打天下”,也不是让舆论监督“缺席缺位”。当前,恰恰需要在针砭时弊的舆论监督上探出新路。正如有专家在“晨风”座谈会上指出的,“晨风”系列评论,发现问题注重时效性,发声及时;面对问题注重导向性,发声坚决;分析问题注重针对性,发声清晰;解决问题注重监督性,发声响亮。可以说,“晨风”的成功之道就在于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较好地充当着“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角色。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提不得了。”人们通常用“黑天鹅”和“灰犀牛”比喻两类风险的存在状态,相对于“黑天鹅”的难以预料性,最令人痛心的是“灰犀牛”——看得见的潜在危机,因为熟视无睹,或侥幸、拖延,积重难返,最终不可收拾。事后诸葛亮、跟着问题跑的新闻宣传,显然与舆论引导的精髓不合。时刻张开耳目,留心发现问题,方能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对“新闻宣传有纪律”作片面理解,有人一谈起问题导向、舆论监督就“谈虎色变”,甚至把记者当作“防”的对象。新闻宣传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适度的舆论监督,客观上是多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多一颗思考解决之道的脑袋。百姓买房时的难、网络空间的乱、基础设施建设的“病”,对于这样重点、难点、痛点视而不见、失声失语,不仅良心上会感到痛,也有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定位。

纵观三组“晨风”评论,对存在问题并不是逞口舌之快、作简单化处理。文章一针见血揭示的问题,既有转型过程中延续的老问题,也有在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实事求是、抽丝剥茧分析问题所在,是换一种方式来澄清谬误,扭转一些人动辄上升到政治、体制、国家的舆论操作,不让个别的局部的小差错,蔓延成全局性系统性的风险,说到底是夯实党和国家的千秋基业,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晨风”所追求的问题意识,不同于为曝光而曝光的负面报道,不针对鸡毛蒜皮的一人一事,更不是为博眼球而夸大其辞的负面炒作。它针对带有普遍性、突出性的重大问题,分析现象,指出症结,提示解决路径。尽管尖锐,但不偏激;破立并举,破中有立,既对问题揭盖子,又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见解。实践证明,各级各部门是欢迎这样的言论的。

新闻媒体的言论评论,过去比较多的是跟进式、配合式,而“晨风”发挥的是另一种作用:舆论先行,统一思想,推动工作。前者固然是需要的,后者则可能更有力量,更能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的帮手。

毛泽东同志说过:“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所办的事才能办好,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胜利。” 正面鼓劲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舆论监督都姓党,都是需要发挥好的新闻舆论力量。增强问题意识,而非“乡愿”“鸵鸟”,讲究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结合,这样的发声才有含金量,这样的声音才是“好声音”。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