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督才能治好高校只立不研“拖延症”

2018-07-15 10:00: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谢卓芳] [责编:潘华]
字体:【

谢卓芳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将对研究超期未完成的1453个项目集中清理。至今未开展任何研究工作的项目,由学校追回已拨经费;对违反规定滥用课题经费者追究责任;被撤销项目责任人3年内不得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各类项目。

高校只立不研的“拖延症”并非一日之寒。在比拼学术GDP的时代,高校非常重视科研项目申报。一所高校有多少项目、项目分量的轻重,关系到学校综合实力。因此,学校将职称待遇与项目直接挂钩,手里多几个项目,讲师就能评为副教授,副教授就能升为教授。反之,一个“教书匠”,书教得再好,学问再渊博,也升不了职称。每年申报项目的关键节点,许多高校都会开设“项目申请培训班”,大多数教师不是在写项目申请书,就是在找关系拉项目。项目完成进度如何,学术成果质量好坏,学校却甚少过问。

大量专项资金投入,却迟迟未见结果,这种拖延症无疑是对各方面资源的一种浪费,也让其他真正需要资助的学者失去了为国家贡献学术成果的机会。教育部此举是对高校课题研究虚假、浮躁之风的降温。

高校今后应该提高中期检查的标准,严格把控科研项目进度、监督项目研究质量;对于申报的项目,不能只重“量”不重“质”;对于科研经费,不能只重征取,轻管控。只有建立强有力的监管制度,才能让科研经费“物有所值”,才能回归国家设立科研项目资助制度的本意。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