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治让社会管理更有准头

2018-06-11 11:38: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丁恒情]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对住在核心区的居民来说,公共交通虽十分方便,却常常遭遇停车的大难题,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就是如此。去年,该街道二龙路社区、京畿道社区通过居民自治等手段,对新增的停车位进行规范治理,终于破解了十来年的“停车难”。(6月10日《新京报》)

在汽车逐渐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过度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私家车让人们的出行更加安全、方便和温馨,但面对汽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停车难”已成为困扰居民的伤痛,甚至成为城市管理中的紧迫性难题。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当时居民楼配套设施多为单车棚,并没有预留多余的空地规划停车场,“停车难”也成为邻居们抱怨最多的问题。

如何纾解居民“停车难”的烦恼?北京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作出了大胆的尝试,通过三个方面的实践,破解了十来年的“停车难”问题。一则,街道以地理区位相邻、人口结构相似的二龙路社区和京畿道社区为试点,在规范停车秩序上进行了创新;二则,推动居民自治,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车辆停放管理;三则,与周边单位协商,实行错时停车,居民车主使用橙色停车证夜晚停放,单位车主使用绿色停车证白天停放。

就治理思路来看,用居民自治的方式破解“停车难”问题,无疑更能提高管理的精度和效率。从报道中不难看出,社区将自治的权力和机会还给居民,并不是置之不理与不闻不问,而是成立了车友会,聘用人员对车位进行管理。每个车位每月需缴纳300元“停车费”,管理人员薪水就从缴纳上来的费用中支出。这种将居民纳入到整个社区治理体系之中的做法,体现了居民作为社区治理主体参与意识的回归,更符合社区居民的内心愿望,让社区管理更加有“准头”。

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曾说:“一个人如果参与讨论决定修一条通向他家的路,无需解释,他就能发现其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一个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之网”,开放、共享的社区场地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很容易遭遇“公地的悲剧”。就此而言,将居民纳入到整个社区治理体系之中,让他们参与管理与其利益有关的事情,无疑有助于塑造“公共精神”的价值认同,从而自觉为实现公益而相互协力。

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将我们卷入到一个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之中。这也就意味着,社会事务也变得越来越庞杂、越来越细化,这无疑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再有能力的管理者,也无法时时都在场、处处不缺席,更不可能“鸡毛蒜皮”都了如指掌。因此,只有重视和支持居民自治,最大限度地激发这股力量在公共治理中潜力,才能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找到突破口,整个社会也才会更有活力、更有希望,可谓“四两拨千斤”。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