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

2018-05-31 08:33:5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蔡玮] [责编:曾晓晨]
字体:【

蔡玮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现代国际关系理念的一种超越,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倡导的政治上平等相待、互商互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思想不谋而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国家之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这恰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谋而合。《礼记·礼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观点强加于人。在处理国与国关系当中,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不提倡使用武力,要求“处大国不攻小国”,不恃强凌弱。古人还认为,“和”是最可贵的状态,《礼记·中庸》中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对于如何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尚书·尧典》给出的方案是:“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即通过自身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实现各国间和平。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倡导的安全上守望相助、共建共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邻为善、亲仁善邻思想息息相关。《孟子·滕文公上》云:“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就是将人们在生活中的互相帮助、相互扶持视为社会存在发展的理想状态。孟子还主张“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尽管这起初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存在,但后来延伸到对外交往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外交的重要传统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有诸侯国在处理外部关系时曾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视与邻国亲近为瑰宝。其实在国与国交往当中,我国历史上大多数封建王朝均秉持“厚往薄来”的传统,尽管其中不乏有“怀柔远人”之意,但也反映出中国传统外交当中对邻国的慷慨与友善。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思想倡导的经济上合作共赢、互惠互利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贵利尚义、以义制利思想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肯定和认同人的物质利益需求是正当欲求。孔子提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孟子对于人们在物质利益方面的追求同样给予了肯定:“明君治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岁免于死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进一步要求在谋求利益的同时讲求道义,提倡贵利尚义,两者并重。《论语·里仁》提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董仲舒则主张:“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身。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在义与利之间,古人更强调“以义制利”,提倡“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正是在“贵义尚利”乃至于“以义制利”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倡导的文化上交流互鉴、求同存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思想殊途同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差异性和多样性是世界发展进步的源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并且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对于差异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给予足够的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倡导的生态上天人合一、绿色低碳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异曲同工。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人可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老子最早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自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道。庄子认为,“人与天一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认为,只有遵从自然规律,人们才有望收获硕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张载则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表述,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这些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人与天地关系的思想,蕴含着质朴睿智的生态保护意识,鲜明地体现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