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个“坚持”擦亮大学的社会主义底色

2018-05-19 10:45:33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唐亚阳

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了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高等学校应该以此为重要遵循,立足五个“坚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擦亮大学的社会主义底色。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为什么要坚持这一立场?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高校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核心在于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勇于同各种违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作斗争。关键在于引导广大师生做马克思忠实的学生、马克思主义忠实的传人。重点在于引导广大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不移,不畏风云变幻,不惧风吹浪打,不计高潮低谷,不论顺境逆境,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忘初心,一以贯之。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体现在几个维度上: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基本制度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个根本制度;在价值诉求上,强调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怎样体现这一底色?坚持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如何坚持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所强调的,一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二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

坚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高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标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典范,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责无旁贷,今后我们要下更大的气力引导广大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创新方法,拓宽载体,扎实推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坚持建设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既是理论家,又是践行者,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交相辉映,应该是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追求,尤其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目标。一方面,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具有精深的学术魅力,拿出更多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另一方面,要做马克思主义的模范践行者,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谈到:“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并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作为高校,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着力培养合格建设者。核心在于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不断优化学校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等,建设一条高品质的“流水生产线”。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可靠接班人。要从事关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问题,着力用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引领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力量融通教师的每一个课堂、贯穿学生的每一步成长。

(作者系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商学院基地教授)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