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天才坠落”,只是一场“消费天才”的狂欢

2018-05-10 10:37: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杜建锋] [责编:印奕帆]
字体:【

5月3日,《人物》杂志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了题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的报道。文章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002年和2003年满分金牌得主付云皓,意外地在接下来的十五年中从学术界销声匿迹,原因是考试挂科没有正常从北大毕业,如今的他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任教。

曾经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现在的师范学院教师,两相对比,就得出“奥数天才坠落”的结论。于是,惋惜、同情、反思等字眼都不由自主地翻上心头,而这恐怕也是作者给读者们预设好的一个场景。用“天才”的“可叹”境遇,讲述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痛点、卖点齐备,流量、热点都有。好了,作者赚足眼球的目的达到了,媒体等一干人也都分得一杯羹,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就此形成。

其实,这几年,类似场景何其多也。每隔一段时间,媒体就会从旧闻中挖出“新料”,“神童”褪色,“天才”坠落的消息屡屡见诸于报端、网络。魏永康、廖崴等诸多神童相继进入视野,而他们的现状无怪乎“泯然众人”,光环不在。批判的矛头无一例外地指向了教育,对此,有人开玩笑地说“教育就是受气筒”,“什么都能装”。

诚然,教育在塑造“神童”“天才”方面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对于“天才”的崇拜何尝不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人们对于“神童”和“天才”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内心深处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神童”或者“天才”。没有神童,要制造神童,没有天才,要虚构天才。媒体正是瞅准人们的心理需求,才会时不时挖出“新闻”,把一个个“可叹”的故事讲给人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金钱和财富来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大有人在,以职业的高下来划分人生的贵贱也有不少拥趸。扭曲的成功观,根深蒂固的职业歧视,日渐加重的教育焦虑等等,都是“天才”故事产生的深厚土壤。一旦被认定为“神童”或者“天才”,就背负上了沉重的光环,被标签化也理所当然。从此,在众人眼里,就只能“高高在上”,职业得令人艳羡,财富得远超常人,否则,就是失败,就是“天才”坠落。某种意义上,“神童”“天才”已经被人们的观念所绑架。

做一个普通人就不好吗?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就失败了吗?付云皓在《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脚踏实地处》一文中,写道“自己现在就是‘一名普通师范院校的教师付云皓’,目标就是让广东省多几个靠谱的中小学老师,帮助更多的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更好的数学教育”。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教师职业的选择是满意的。最应该被关注的却恰恰被遗忘,最应该探讨的逻辑关系恰恰被忽略。人们只是津津乐道他的故事,至于他本人的感受,没有人顾及,也不需要顾及。

或许,这就是“消费”, 不必顾虑被消费者的感受,不必探讨其中逻辑关系的是否合理。媒体与大众关注的只是何以“天才”不在,至于背后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当事人的选择等等因素,早已被遗忘。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