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2018-05-10 07:07:3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佑新] [责编:曾晓晨]
字体:【

李佑新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求不断创新。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深刻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革命理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具有理论所必然具有的一般性、普遍性,而实践则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因此,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理论付诸实践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实践的具体环境和条件。《共产党宣言》序言明确指出,虽然这一著作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实践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具体的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在中国当然必须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决定了她必然具有时代性特征。实践总是发展的、历史的,从而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历史时代的推移而获得崭新的形式和内容,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关键。“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是在不同时代解决不同问题的实践中而得到发展的历史。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同时是方法论,要求不断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从来就反对将他们的理论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声明他们的学说“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恩格斯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泽东深得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精髓,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是方法论,注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成改变中国社会现实的方法,如群众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同志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多次强调要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正是因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永葆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了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就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更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版,必将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