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爱上读书

2018-04-23 08:14:3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叶祝颐]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有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比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略低于2016年的3.21本。

人均阅读量长期低迷,刷微博、玩微信时间远远超过阅读时间——在“世界读书日”之际谈论这份调查结果,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国民阅读量与阅读率为什么徘徊不前?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传统阅读被网络阅读挤压。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家家装了宽带、人人都有手机”,人们已习惯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查找资料、阅读书籍。其二,生活节奏快,没多少时间读书。在升学、就业、工作压力面前,学生们的阅读难免倾向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一些中青年也不再把阅读作为陶冶情操、增长才智的重要途径。其三,图书市场良莠不齐。一些出版商一心赚快钱,重包装轻内容,为“浮躁阅读”“快餐文化”推波助澜。肥皂剧与电视娱乐选秀节目也挤占了人们不少读书空间。

如何提升国人阅读率,使更多人从传世佳作中汲取到文化营养?这个问题值得深究。

令人欣慰的是,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读书日”之外,“阅读节”也开始提上议程。有学者建议将孔子诞辰日9月28日确定为“全国阅读节”。

全民阅读立法需要一个过程,促进全民阅读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比如学校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矫正功利读书观,让学生牢固树立“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文化部门应进一步激活图书市场竞争,让读者买得起书、买得到好书;政府主管的图书馆,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应对外开放,以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加强社区图书馆、乡村图书馆、职工书屋建设等等。一些图书馆藏书种类单一、书籍陈旧、出借手续繁琐,难以激发公众阅读热情,已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应着力完善书籍种类、更新图书资源、减免借阅费用、简化借阅手续。

只要多管齐下,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照样会爱上浓浓书香,深感“生命有限,读书无涯”的美好。

焦点图